化學農業威脅中國水資源 | 環境資訊中心
透視中國環境

化學農業威脅中國水資源

2009年02月04日
作者:中國綠色和平

在化肥污染造成太湖暴發大面積藍藻之後的18個月,中國農民的施肥習慣有改變嗎?綠色和平中國部分組織公佈了調查結果。

「農民們也正是,他們的化肥施用量幾乎比十年前增加了一倍。」

化學農業威脅中國水資源。圖片提供:kongharald2007年在中國東部的太湖發生的大規模藍藻爆發使兩百萬人受到了「飲用水危機」的影響。流入太湖的大量「營養」污染物(氮、磷等)造成了藍藻嚴重爆發,使無錫人的水龍頭中流出帶著腥臭味的綠色的水。這些流入太湖的污染物來自於農業、工業以及生活廢水。其中,大量施用在農田裏的化學合成肥料是「主犯」之一。這次水危機讓無錫人深刻體會到了太湖污染的後果。歷年來,政府對太湖污染的治理已經投入了幾百億的資金,2008年,太湖的情況又是如何呢?這一年,太湖藍藻捲土重來,甚至比往年發生的更早。當綠色和平的工作人員看到太湖的藍藻時,我們感到很痛心,但是並不意外。

化學農業(以來大量化學合成肥料和農藥投入的農業生產方式)相關的藻類爆發事件不僅僅影響了太湖,也影響了中國其他地區的重要水系。例如:2008年6月,黃河流域最大的淡水湖——內蒙古烏梁素海——發生了嚴重的黃藻爆發,根本原因是河套平原灌區農田中流失的大量化肥,通過排幹渠系統不斷匯入烏梁素海造成的污染;安徽巢湖也是備受化學農業污染困擾多年的一個重要湖泊。

相關政府部門已經設計和實施了多項政策以應對農業污染。比如:鼓勵生態農業,迴圈利用農業廢棄物。另外,農業部從2005年開始推行一項全國性的化肥減量政策——測土配方施肥 ,項目實施三年後,全國已累計推廣測土配方施肥面積達9億畝次。

綠色和平在2008年3月至11月期間在太湖周邊進行調查,以檢驗測土配方施肥在這一區域減少化肥用量、控制農業污染方面的進展。調查中,綠色和平的工作人員在直接流入太湖的兩條小河採集了25批次水樣,並訪問了當地農民,記錄他們施用化肥的時間、種類和用量。水樣被送往實驗室,檢驗其中與化學農業相關的總氮、硝態氮、總磷等物質含量。

水樣檢測結果顯示,當地在開展測土配方施肥工作3年後,水污染依然嚴重。

20批次樣品中的總氮濃度超過國家地表水Ⅴ類標準,其餘5批次水樣超過Ⅳ 類水標準。這就意味著水樣採集地的水不能作為飲用水源地,也不適宜人體直接接觸。超過Ⅴ類水標準的水,甚至不能用於工業生產和農業灌溉。硝態氮主要來自於化肥流失,水樣檢測結果顯示在施用化肥後,由於降雨或者灌溉的沖刷作用,使水中含有高濃度的硝態氮。檢測結果說明,化肥流失造成的農業污染仍是一個主要污染源。農民們也正是,他們的化肥施用量幾乎比十年前增加了一倍。

太湖的農業污染仍舊是對無錫的一個威脅。農業污染,同樣也是中國其他地方存在的問題。在2005年至2007年,測土配方施肥實施的三年中,每年的全國化肥施用量都要比上一年增加近200萬噸(見下表)。與此同時,中國的化肥生產量也一直在上升。測土配方施肥專案開始於2005年,但是並沒有給中國的化學合成肥料施用量帶來拐點。大量的化肥仍舊在源源不斷地進入水中造成污染,並最終危害人類自身。

年份 農用化肥生產量(折純)噸 農用化肥施用量(折純)噸
2002 37,910,000 43,394,000
2003 38,813,100 46,366,000
2004 48,048,200 46,366,000
2005 51,778,600 47,662,000
2006 53,450,500 49,277,000
2007 52,485,800(1月~11月) 51,078,000(全年)
2008 44,740,000(1月~9月)  
 
 
 
當政府投入大筆資金清理藻類時,真正的解決之道——生態農業——卻沒有得到足夠的推廣。

在太湖西岸的宜興,有一個坐落在山腳下的美麗的村子。那裏有200畝由「鴨子軍團」守衛的水稻田。「稻田養鴨」是一種典型的生態農業模式。鴨子在稻田中放養,它們吃掉稻田裏的害蟲,雜草也被踩死或者吃掉。鴨子的遊動將更多的氧氣帶入水中,讓水稻長得更加強壯。有機肥和鴨糞為水稻提供了足夠的營養。化學合成肥料和農藥不再是必需品。

與「稻田養鴨」類似,還有很多種不同的生態農業模式可以讓農民收穫充足、安全的糧食,而且不必以破壞環境為代價。與測土配方施肥相比,生態農業不依賴化學合成肥料,而是充分利用牲畜糞便、秸杆等農業「廢棄物」製造有機肥料和沼氣。儘管已經有一些旨在推動生態農業的政策,但這些政策的內容和執行仍需細化和加強。需要有更多的財力、物力和人力支持生態農業的推動,讓農民、消費者、環境都從中受益。

中國政府急需對測土配方施肥的效果重新進行評估,因為這項政策只是針對化肥使用者(農民)的,而且仍舊是以依賴化學合成肥料投入為基礎。如果政府想要切實減少化肥的施用量,就需要制定針對化肥生產者的生產減量政策,這其中可以包括減少對化學合成肥料的生產補貼和優惠。另外,還需要制定一系列鼓勵有機肥生產、推廣和高效利用的激勵政策。

沒有更多的時間可以浪費了,中國農業急需從根本上轉變農業生產方式。

※本文轉載自中外對話網站,原發表日期2009年1月29日。
※看中英文對照,並和中外讀者一起討論,請點此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