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島作為世界自然遺產地的普世價值 | 環境資訊中心
世界遺產巡禮

台灣島作為世界自然遺產地的普世價值

2009年02月27日
作者:王鑫

青翠的花東縱谷裡有許多可愛的小聚落與溫暖的人情。圖片提供:中華世界遺產協會查詢英國自然環境委員會地質調查所最近(2007)研究資料(EFCHED program, www.nerc.ac.uk),指出人類祖先自東非向東遷徙的路徑中,一支沿海岸經阿拉伯半島南岸、印度次大陸南岸、中南半島至印度尼西亞、菲律賓至臺灣地區附近後往日本;另外一說是經中南半島至臺灣地區附近後,再經菲律賓南下分散到太平洋諸島,形成波里尼西亞族群中心。

中國舊石器時代的古人類包括從人類誕生至十萬年前的直立(猿)人,如臘瑪古猿(距今800萬年前)、元謀人(距今約170萬年前)、藍田人(距今約65-80萬年前)、北京人(距今約50萬年前)、和縣人(距今30-40萬年前)。早期智人(古人)生活在距今約20-40萬年前,晚期智人(今人)生活在距今4萬年前至7000年前(如1.8萬年前的山頂洞人)。這些古人類如何移居到臺灣的證據尚待發現,前述遷移路徑只是推測而已。臺灣原住民再如何向大洋洲移棲,也是我們面臨的課題。其實,不止是人類在遷移,生物也在不斷的遷移中。

冰河時代來臨的時候,極地的冰帽擴大,海水面大幅下降,大約1萬5千年前的大理冰期裏,最多可降至今日海水面以下150公尺(有些地質學家認為可降至200公尺以下);大約5萬年前也可能降至今日海水面以下100公尺。這時候大陸的面積擴大許多。整個東海大陸棚都浮出水面;臺灣海峽不見了,南海盆地也部分浮出水面。中南半島和印尼、蘇門答臘、婆羅洲連成一大片陸地。臺灣北部、西部和南部也大多變成陸地。當時的中國大陸和臺灣之間連接成一塊陸地,臺灣向南,經過菲律賓、印尼、婆羅洲、馬來西亞和中國大陸再度連接;雖然中間是東海海域。在冰河時代,生物從大陸移棲到臺灣的路徑是通暢的。

棲蘭山,仰望那六十多株千年紅檜、扁柏神木的傲天巨幹,你會昇起對自然的敬畏。圖片來源:中華世界遺產文化協會

冰河時代,高緯度地帶的生物遷移至溫暖的低緯度地區,使低緯度地區生物多樣性提高。在冰河退卻之後的回暖期,由於臺灣山高,居住在山區的生物遷返不易,因此部分停留在臺灣高山裏。今日的臺灣高山,地處北迴歸線附近,屬於行星風系中大氣對流的下沉帶,應與北非、巴勒斯坦、墨西哥一般屬乾燥地帶。但是受到季風的影響,為臺灣帶來了豐富的雨水,因此安定了生物持續繁榮的環境。尤其是雲霧帶使紅檜、扁柏等能旺盛的生長,造成了臺灣獨特的生物景觀。紅檜、扁柏等能旺盛生長又和頻繁的強烈地震有關。紅檜、扁柏的下種繁殖似乎與地震山崩不易曝露空地相關。因此地質活動造成的地形環境與生物棲息有關。

花東縱谷內有令人驚豔的景色,尤其是秀姑巒溪一段,更是精采。

冰河時代之後,氣候回暖,海水面回升,臺灣海峽出現,澎湖以南的黑水溝形成大陸和臺灣本島之間的交通障礙;先民渡海移棲來臺不再容易。相對的,隨著黑潮海流從菲律賓前來的漂流移民卻發現了得天獨厚的來路。同樣的,生物的移棲路線也改變了。不巧的是,回北方的路不通了,向東是大洋,向西是大海,如果怕熱,幸好可以向山上遷移。

整體而言,氣候變遷帶來的冰河時代裏,由於臺灣海峽形成陸橋,使北方物種得以順利南遷至當時的亞洲南緣臺灣,於是一時風雲際會,生物多樣性大見豐富。冰河退去之後,海水面回升造成海峽再現,但也阻擋了企圖返回北方的溫帶物種,逼使它們向山地高處緩移,停留在臺灣。這些氣候、海陸分佈的變化造就了臺灣豐富的生物多樣性以及眾多的特有物種。

 

  • 本文不適合網站CC授權,請勿任意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