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江慧儀寫的「度過景氣寒冬 要靠社區的力量」,心裡有著感動。這個時代,畢竟還是有認真思考,認真做事的人。這些聲音,也許卑微,但比起那些只會拿著公益的口號來為自己的荷包與野心服務的人,卻是高貴了許多。
(是的,會在歷史留下痕跡的,勢必是那些能真實彰顯人性尊嚴的努力,而不是趨炎附勢的自以為是,有體無魂的形式主義,或者羊頭狗肉的投機主義。)
她在文章的開頭,問到了一個許多人都想必會有的質疑:
近來每每在上班途中遇到交通堵塞。原因是四處都有挖馬路、汰換人行道地磚的工程。……這就是挽救經濟的方法、擴大內需的公共工程?我想,我跟許多人一樣懷疑究竟需要多少的工程才能挽救台灣經濟?
相對於此,某些更巨大的問題,還在後頭:
在近來的景氣寒冬侵襲下,社會福利架構面臨重大挑戰的時代,我們的國家領導者除了自掏腰包買了一些社福團體的產品轉送弱勢朋友之外,並沒有徹底拿出政治決心來引導台灣人民重新思考生活的價值: 社區間的合作、互助、分享、儉樸。這些被遺忘的,卻往往是真正使人感受到幸福、快樂的價值。
接著,她切入了重點,轉而分析巴西的社區經濟經驗,並且結論道:
近來,有許多人加入所謂的時間銀行,透過網路交換服務,讓失業的人也能繼續發揮才能,與他人交換得生活所需的服務。新店的花園新城社區有一群人發起了社區貨幣,希望透過社區貨幣的流通,讓住在該社區的居民能以彼此的才能或勞力提供生活所需的服務。然而,往往因為居民間彼此的熟悉度提高,貨幣的流通就演變成以物(務)易物(務)的互助模式:幾把自己種的青菜,就可以換來孩子兩小時的英語教學課程;一個自製蘋果派換來二手腳踏車;剛出爐的自製麵包換來兩小時的托嬰或修改衣物的服務。
地方服務交換網絡、社區貨幣;這些都是我在書本上瀏覽過的觀念。知道在台灣有人努力要把它們化為現實,只是,沒想過,實際的故事會發生在花園新城。
(對於江慧儀的觀點,如果想看看更哲學性的論述,可以參考這篇:「Gender, Caring, and Money」,「關懷經濟」,一個女性主義觀點的社區經濟觀)
當然,這樣的故事,正在世界各地發生著。尤其,當看到美國一個結合地方農業產銷與社區貨幣的「食物貨幣」的實驗,不由得不眼睛一亮。這種構想,結合發酵中的「地方飲食」(或者,農夫市集)運動,讓人有所期待。
如同江慧儀說的:讓更多人在生活面臨挑戰的時候依靠社區力量的支持活得更好。因為在此互動模式下,社區居民間越來越熟悉,交流的不只是貨幣也不僅是物資,而是現代社會中難得的人際溫情與幸福快樂的感受,這不就是許許多多的眾生一生所追求的嗎?我們何需等到經濟體系崩潰的時候才去追求呢?
這種社區經濟的構想,其實是許多社會企業運作的核心。(關於社會企業與社會資本的關係,短期大概沒時間寫了。有人願意寫寫嗎?)如果要持續運作這種社區經濟體系,某種社會企業的存在,也是必須的。
但回頭觀察台灣在發展社會企業上的情形,恐怕只會讓人更傷心。最近,在網路上看到了香港的一個案例:「社聯 - 滙豐社會企業商務中心」。
這是個號稱全港首間匯聚各界力量創立的商務中心 。「社聯 - 滙豐社會企業商務中心」的設立宗旨,在為社會企業提供多元化服務,網羅專業人士(包括滙豐的員工),來為社會企業提供專業意見和顧問服務。
這個中心,是由香港社會服務聯會負責營運的,而滙豐銀行慈善基金及社會福利署攜手扶弱基金則各自撥款港幣二百萬元予以資助。也因此,它被視為是結合政府、商界及社福界三方,聯手協助社會企業發展的例子。
「滙豐與社聯合作、並透過我們的業務夥伴及客戶的網絡,希望可幫助社企以商業模式運作,賺取利潤來貢獻社會,讓他們自力更新。」滙豐的亞太區企業可持續發展總監區佩兒這麼說。至於它的具體服務項目,也已經有一定的發展規模:
- 顧問服務: 由發掘社會問題、構思業務計劃以至籌集資金,商務中心將為社企作出分析,並協助制訂解決方案。
- 培訓計劃: 商務中心將提供各種培訓項目及交流活動,分享營運社企的經驗。
- 產品推廣平台: 透過「社企精品廊」網上平台(www.se-mart.org.hk),宣傳及銷售社企產品和服務。
- 社會天使計劃: 網羅專業人士為社企提供專業意見和顧問服務。
- 社會投資計劃: 協助投資者挑選合適的社會企業,並制訂客觀指標量度社企的社會效益。
香港的這個社會企業商業中心,如果在協助社區經濟型社會企業的發展上,能有所助益,其實,也該是香港幾年來發展社會企業的經驗累積所致。如果一切依然,過了幾年,當新的政治經濟學者對東亞的經濟社會治理體制進行比較研究,也許會赫然發覺,一向被認為是自由經濟的天堂的香港,距離尤弩斯的「社會資本主義」,其實比台灣近了許多。
(僅以此文,獻給陪我度過寒夜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