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身一隻魚」 談工程中生物多樣性的重要性 | 環境資訊中心
生態工程

「化身一隻魚」 談工程中生物多樣性的重要性

2009年06月12日
作者:行政院農委會 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

雪白的台灣白魚,圖片提供:台中縣大甲溪生態環境維護協會

生活在陸地上,以人類的習性來說是再自然也不過的事了,而對於魚類來說,生活在河流中,也是極一般的事;天生有著能在水中生活的齊備裝備,除了少部份水陸雙棲的魚類之外,大部分的魚類都必須仰賴水世界而居。若能化身一隻魚,也許也會希望地球上的陸地能拓為海洋,藍色的海洋能淹沒柏油路面和樓房,改鋪上水草和珊瑚礁。

在人類不斷地改變水岸自然風貌,當地水中的生物生活環境必定會受到影響,就如同魚類改造陸地,讓大水淹沒你我的家園,諳水性的可再覓得新居,反之則只有被淹沒在水中。消失了的物種,到底會對地球造成什麼影響?2008年歐陸發生大量蜜蜂不明消失的現象,引發了人們對於蜜蜂在生態系中角色的關注。包括今日為人類所利用的1,330種作物中,有超過1,000種以上需要靠蜜蜂來授粉,也包括替未來生物醫學、農業及平衡生態界等保留獨特的基因,每一種生物都具有如此重要價值,若少了一種,都會對整個生態系造成不能預測的影響。

台灣,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帶來豐富的生態物種;據估計全台魚類總數應在2,450種以上,佔了全球魚種數恰好十分之一,其中,在國內特有的淡水魚類共有三十多種,雖為全球之冠,族群數量卻漸漸式微,推測主因是棲地的破壞。

又稱台灣白魚的台灣副細鯽(Pararasbora moltrechti)是特有中數量更少的, 在2001年間農委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簡稱特生中心)研究員李德旺選定40個台灣白魚的棲息地採樣進行調查時,發現僅有新社鄉食水嵙溪可見台灣白魚的芳蹤,推估全國僅剩一千多尾,數量比國寶櫻花鉤吻鮭還少不說,目前台灣白魚仍持續在與環境對抗。

食水嵙溪原貌,圖片提供:台中縣大甲溪生態環境維護協會

鋪上消波塊的食水嵙溪,圖片提供:台中縣大甲溪生態環境維護協會

718大水沖毀的護岸,圖片提供:台中縣大甲溪生態環境維護協會

台灣白魚為何而走?

根據特生中心的調查,實際情形是:食水嵙溪下游的樣點目前已見不到台灣白魚的蹤影,中游的樣點台灣白魚也寥寥無幾,唯一僅存族群量較大的「番社嶺橋段」也越來越少。對水變化敏感的台灣白魚,一旦水文改變就會嚴重影響牠的生存和繁衍。追究台灣白魚族群減少之因,台中縣大甲溪生態環境維護協會總幹事黃昭琮表示,台灣白魚通常都棲息在水質清澈的支流緩流段及水潭淺水區域、性喜藏身溪岸草叢中,因而只能在天然環境中存活,除颱風帶來的土石流災害及河川污染外,近年來整治工程不斷的食水嵙溪,工程規劃及施工過程中未考慮到台灣白魚,破壞其僅存棲息地應是族群減少的主因之一。

食水嵙溪為大甲溪中游南岸支流,從下游大甲溪出河口至上游新社雙翠山攔水壩,全長8.5公里,為石岡鄉及新社鄉一帶農田及鄉內主要排水幹線。這幾年來,歷經桃芝、納莉颱風侵襲,食水嵙溪堤防嚴重受損,河床高度改變,暴雨後中下游河段常遭變遷,河道兩岸氾濫成災,因此政府規劃一連串的護岸整治工程,並打造親水公園期待增加觀光效益。因此,原本台灣白魚最佳的棲地,除了水泥堤防,還放置了許多消波塊。

針對護岸工程,台中縣新社鄉白冷圳社區總體營造促進會理事長徐炳乾說,當台灣白魚遇到大水,會游入兩旁的水草避難,水退了,又重新回到棲地。但如今水草變成消波塊,台灣白魚根本無處可躲。

2008年7月18日的一場風災,大水沖毀了食水嵙溪兩岸的堤防,堅固的工程似乎也抵擋不了氣候變遷的暴雨。到底,要如何才能兼顧安全及生態呢?

西雅圖 打造鮭魚故鄉

每年八月,西雅圖國王縣綠河(Green river)的水岸十分熱鬧,因為國王鮭魚正成群結隊地從外海游向河口,短暫適應淡水環境後,便不再覓食開始準備穿越魚梯及各種阻礙,逆流而上,回到河川上游的出生地產卵。西雅圖人珍惜鮭魚,認為鮭魚是上天賜給的寶藏,而從生態系的角度來看,也確實如此。

國王縣綠河下游是西雅圖重要的工業區,同時也是鮭魚洄游產卵的地方、洪水時常造訪此處,包括波音公司等大工廠都在這裡,整個區域估計為居民帶來一千兩百億台幣左右的收入,可以想見,堤防的保護對這個地區有多重要。只是同樣是治洪工程,西雅圖卻採用了不同的作法。

因為僵硬的水泥堤防讓鮭魚無法生存,國王縣政府決定加寬河道,讓堤防往後退25英呎,以納得更多洪水,讓河流自由擺動。此外,也利用漂流木及礫石營造健康河川應有的深潭、淺灘。在西雅圖,工程師與生態學家攜手合作,試圖恢復河川本來的面貌,讓鮭魚嬉遊,同時維護經濟及安全。西雅圖人也發現,讓一些空間給河流後,所付出的成本比作工程更經濟。

都市開發較國內早的歐美地區,如今對於過去蠶食鯨吞的水岸開發有著不同的想法,除了深入發掘水岸的景觀價值外,他們瞭解到水岸的生態價值更不能小覷!在水與土的交界,涵養著比其他生態系更高的生物多樣性,也有許多天然的滯洪空間,當不當人為力量加入,只怕最後兩者兼失。

現在,民間團體利用異地保存的方式保護棲地不斷改變的台灣白魚,希望能為地球瀕危物種找一個生存空間,只怕未來當生物圈中哪一個物種消失了,會對當地的生態造成何等的影響。只不過,異地保種下的魚苗未來回到原生地後能否成功存活,將是更大的考驗。或許台灣的自然與社會狀況和西雅圖不同,其「還地於河」、兼顧生態與安全考量的治水思維,是值得國內參考的。典範正在轉移,或許有一天我們也可以學習,從魚的角度,看待河川治理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