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府已決定重錄馬英九「治國週記」的第三集,這篇談電費折扣的「絕版週記」,忽略了省電跟省水本質上不同,水不用還儲備在水庫,但已產出的電力不使用則憑空消失,所以民眾省電必須回饋到下一期電廠發電量減少才有實質減碳效果,如此「近官僚、遠人民」的治國品質之下,馬總統節能減碳目標跳票可以預見。(1)照本宣科沒有熱情!(2)錯誤的減碳迷思!(3)台電糟蹋人民減碳心血!(大林電廠擴建增加一千多萬噸二氧化碳,是去年全民省電效果的4倍,需要30,000座大安森林公園)(4)馬上課碳稅呢?
1.照本宣科沒有熱情!
馬總統背誦台電「電費折扣獎勵節能措施」的諸多數據:共節電45億度,減少排放288萬公噸二氧化碳,相當於將合併的台南縣市住宅用戶全年用電量。幾乎就是官方新聞稿照本宣科,並片段地重述選舉政見,完全看不到國家領袖處理全球迫切危機的熱情。與其暴露馬總統被官僚包圍而形容憔悴,不如敞開胸懷,從貓纜、內湖捷運、美國牛肉進口、農村再生的民生課題,到集會遊行法修正、中正紀念堂復名、澎湖蓋賭場等敏感性政見的實踐,人民更想知道總統怎麼想、會怎麼做。
2.錯誤的減碳迷思!
除了形式僵化,其「從個人做起」的意識形態,與政策的搖擺也大有問題。彷彿減碳主要責任在於個人生活不環保,而不是高達50%以上的工業汙染,與發放消費券如出一轍,暗指民眾不消費與不景氣相關,而放縱造成泡沫經濟崩潰的企業盲目投資與狂炒房產。而減少消費的行為,一會兒是節能減碳的好國民,一會兒是經濟衰退的代罪羔羊,令人無所適從不知其核心價值。
更糟糕的是「不是鼓勵大家省錢」、「除了節約之外,更重要是減碳」這些話,減碳變成一種道德面訴求,而忽略折扣的逐利動機發揮了槓桿作用。政府下一步該做的,是繼續以市場機制撼動台電壟斷結構,日夜尖峰離峰用電價差的門檻必須大幅降低,並普遍補助換裝電子電表,搭配一般住宅裝設太陽能板的各種配套,讓夏日正午用電尖峰平緩化,就可以少蓋許多電廠。
3.台電糟蹋人民減碳心血!
很遺憾的,台電仍大肆擴張高汙染的燃煤電廠,高雄民意堅決反對的大林電廠擴建案,就會增加一千多萬噸二氧化碳,是去年全民省電效果的4倍;若以種樹抵減來同比例換算,需要30,000座大安森林公園。難怪台北縣政府強烈抗議林口電廠擴建案,反對以種百萬棵樹的條件通過環評;深澳電廠擴建案,則將摧毀基隆蕃子澳的珊瑚礁生態,令政府投入鉅資籌備中的海科館蒙塵。更不用說全世界排碳量冠軍的台中電廠還要擴建霸住寶座,而彰工電廠也創下被否決前夕撤案再送的「永續」環評典範。
4.馬上課碳稅呢?
以目前已通過或待審的環評案,新增排碳量超過9,000多萬噸, 2025年減到2000年的馬政見註定跳票,即便環保署推銷的碳權三角貿易可行,國際市場也容不下台灣這個超級大買家,台灣將面對國際貿易制裁這些馬親口講過的危機。
馬在北市長任內啟動垃圾費隨袋徵收,應當深知環境經濟學外部成本內部化的市場機制,電費折扣同樣是環保團體推動多年且再度被證實威力驚人的政策,去年選前選後念茲在茲的課徵能源稅(或碳稅),也在今年能源會議得到產官學一致共識,目前政府委託的學術機構正研擬降所得稅與補貼大眾運輸的配套方案。
然而減碳三法中民間最關切的「能源稅/碳稅」,在治國週記的今年度立法計畫中不見蹤影,而似乎是沿用環保署長沈世宏「能源三法」的說法,這是否也預告馬英九已經將自己的政見吞回去,不再推能源稅?
※原本預計於8月1日播出的「絕版週記」
※本文原刊於作者個人部落格:為地球嗆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