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開始,月琴聲如涓涓細流,讓神思流向悠遠的過去。人類的生活與文明離不開河流,河流的水在田園中、在水圳裡、在家家戶戶的灶腳、在每個人的血液裡流動,切割集體記憶的地貌,讓歷史的長河流過每個人心中。
詞:鍾永豐 曲:林生祥 阿太介阿太太介時節 |
曾祖母的曾曾祖母時節 |
(以上客、漢歌詞對照左右呈現,播放RealAudio格式音樂) |
下淡水河就是荖濃溪的下游,武洛就在南岸的河床上。二百多年前,美濃人的祖先從廣東來到了屏東平原的北端,胼手胝足地開墾出青綠的田園。荖濃溪發源自玉山,流出六龜後變得寬闊,堂堂溪水出前村,每到夏季就氾濫,洪水形成人們生命週期的一環,也帶來新生與淨化的力量。這段音樂用吉他和鼓聲澎湃的節奏描述這段勞動的歷史,瀰濃庄(美濃舊稱)開基碑文在傳統八音中登場,由當地人合唱。
佢等打林築柵撿石做棚 奉請─ |
他們伐林做柵撿石做堤 |
(以上客、漢歌詞對照左右呈現,播放RealAudio格式音樂) |
河流綿延不斷新陳代謝,紮根土地的人們將生命寄託在這大地上,虔心祈求上蒼,讓子子孫孫永遠在這美好的家園繁榮興盛。在美濃,尤其能感受到人與水的親密關係,日據時代發展出完整的水利系統,清澈的水圳灌溉大片田地,圳邊放著洗衣石,孩子和祖父在水中嬉戲。物換星移,政權更迭,但是河流依然無私灌溉著所有農作物,餵養依靠它生存的人。什麼樣的土地孕育什麼樣的歌曲,在這首歌中,傳統與現代的曲風和樂器巧妙融合,天衣無縫,曲調的變化更掌握了人與河流的共頻脈動,在昔日的傳承中增添了新的生命與活力。
祖先驚過愁過荷擔行過 |
祖先怕過愁過挑擔走過 |
(以上客、漢歌詞對照左右呈現,播放RealAudio格式音樂) |
這是交工樂隊「我等就來唱山歌」專輯的第一首,這張專輯用音樂記錄美濃反水庫運動。1992年10月,政府的探勘隊踏上這片土地,準備耗資一千多億興建美濃水庫,攔截荖濃溪水,對此地的生態、文化甚至身家性命都將造成極大浩劫。因此美濃人團結起來,不只捍衛祖先留下的家園,更將反水庫的力量擴大為橫向的連結。
河流跨越行政區域和種族,提醒我們生長在同一片土地,都必須為此同盡一分心力。這新舊交融的歌聲中,新的力量正悄悄匯集。
註:若想了解反水庫的詳細原因,請參考「美濃愛鄉協進會」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