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拉克風災 南台灣養殖漁業至少需1至3年復原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莫拉克風災 南台灣養殖漁業至少需1至3年復原

2009年08月23日
摘錄自2009年8月22日中廣報導
本單元由編輯部摘錄每日重要新聞,讓讀者能快速掌握過去24小時內,台灣及世界各地發生的環境大小事,並作為環境事件的歷史紀錄。

莫拉克颱風造成全台漁產損失金額超過41億,養殖漁業將近7千公頃毀損,這些遭洪水沖毀的養殖魚塭,都是石斑、鰻魚、台灣鯛等出口導向型的養殖業,且不乏國內最重要的種魚、魚苗場。

海洋大學教授江福松表示,評估南台灣養殖漁業要恢復到風災前的正常水準,考量魚苗孵化及捕撈季節、成魚養殖時間,還有受創養殖魚塭與周遭地區排進水設施的修復時間等因素,預估南台灣養殖漁業要恢復到往日的產出水準,至少需要1年到3年的時間,甚至不排除要花上5年左右的時間。

江福松表示,風災過後,養殖漁業的恢復,其實比一般農畜產業更加耗時費力,因為洪水夾雜的有工業和家庭污染物、死掉的魚或畜禽屍體,經過長時間浸泡,魚塭的土壤、池水以及整體飼養環境,會被嚴重污染,形成未來復養的變數。加上災區養殖所需的水源,是否也受風災影響,更攸關復養過程的順利與否,這一回養殖漁業重建之路,格外艱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