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西交融的名城 伊斯坦堡 | 環境資訊中心
世界遺產巡禮

東西交融的名城 伊斯坦堡

2009年09月17日
作者:胡允桓

伊斯坦堡空照圖;圖片來源:維基百科伊斯坦堡是世界上唯一地跨歐亞兩大洲的城市。一條博斯普魯斯(Bosphorus)海峽將歐亞大陸板塊在此斷開,但這座地處要津的城市卻是連接東西方及其文明的紐帶,也是上承中古、下接現代的環節。這裡在歷史上見證了基督教和伊斯蘭教的對壘和交彙,經歷了地震與戰火的洗禮,屢遭劫難,又一次次崛起,既有宗教色彩,又有世俗生活,且樣樣都是舉世珍惜的文化遺產。

拜占庭帝國的榮光 聖索菲亞大教堂 

伊斯坦堡;圖片來源:維基百科由於地理位置的優越,拜占庭 一直到193年才被羅馬帝國占領。此時留下的建築物極少,幸運的是,其中最能代表帝國全盛時期榮光的聖索菲亞大教堂(Hagia Sophia)至今依舊輝煌。此教堂自始就是伊斯坦堡最著名、最了不起的建築,其修建過程本身就是這座古城歷史的佐證。最初建於君士坦丁大帝時代,與帝都的興建同步,於公元360年完成。當時信奉的基督教東正教主張教民與上帝直接溝通,無需神父介入,因此建築形制上推崇圓頂天窗式而不喜歡在長長的中殿頂端設置佈道壇。而羅馬人又擅於建造拱頂,故最早的聖索菲亞大教堂高大的圓頂與羅馬萬神殿齊名,並列為羅馬時代宏偉的傑作。

拜占庭時期的聖索菲亞大教堂繪圖;圖片來源:維基百科查士丁尼大帝繼位後,一心要做上帝在人世的代言人,便於532年下令將聖索菲亞大教堂建成世界之最,僅費時五年,於537年完成。就設計而論,教堂融合希臘—羅馬圓形拱頂的大型建築、以正方形為基調的敘利亞式建築、喜用圓形或半球形屋頂的波斯式建築於一身;在建築過程中又巧妙地解決了方牆及圓頂之間結構上的難題。施工組織中將一萬人分為百人一組,東西各五千人相向施工,彼此競賽,按工程量計酬,進度提前與超額者另發獎金,這一切在當時無疑都是最科學、最先進的。

為了修建這座「人類史上空前絕後」的大教堂,除了沒收所需土地之外,還徵收了大批積金,公務員的薪水要奉還政府,埃及一年的收益全用來構築教堂的地板和佈置聖壇,更從許多地方採集各色大理石裝飾內部。如果以今天的價值換算,總計耗資七千萬美元。建成之後,由於精心設計的採光和裝飾,其內部的輝煌曾使無數人為之目眩;而教堂宏偉無比的規模,每每讓人自覺卑微渺小。據說,連查士丁尼大帝都十分激動,不由稱頌道:「感謝上帝揀選了我,讓我來完成如此偉大的傑作!所羅門王啊!我已超越了你。」

伊斯坦堡,聖索菲亞大教堂;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到了1453年穆罕默德二世定都這裡時,聖索菲亞大教堂已日趨黯淡。他將教堂改建成伊斯蘭清真寺:增添了有支撐功能的扶壁和塔樓,以及穆斯林宣禮用的四座尖塔,內部則用灰泥覆蓋原有的鑲嵌畫。基督教的大教堂就此徹底變成了清真寺。之後在1935年,土耳其共和國的國父,即首任總統凱末爾(Kemal)為減少宗教勢力的影響發佈一系列命令,其中之一便是將這座清真寺改為博物館。現在我們所看到的精美廊柱是六世紀時的遺存,從建築物的內外可以明顯看到兩種宗教風格的裝飾:伊斯蘭式的花草雕飾和拜占庭式的《聖經》人物鑲嵌畫,可惜這些鑲嵌畫因一度被灰泥覆蓋,已殘缺不全。

戰火下的輝煌 地震衝突危機不斷

儘管過去有過極輝煌的歷史和文化,但就像很多歷史悠久的城市,在進入現代之後,都不免面臨許多衝突,現在的伊斯坦堡同樣問題叢生,亟待解決。人口膨脹(二十世紀下半葉,短短五十年間,人口從一百萬暴增到九百萬)、經濟蕭條、貧富不均、宗教衝突、種族戰爭都是難題,但最可怕的還是隨時會發生的地震。由於位於斷層帶,自君士坦丁大帝建都以來,伊斯坦堡經歷過將近40次大地震,1999年大地震曾造成該城一千人死亡(全土耳其有一萬七千人喪生)。儘管危機處處,鑒諸過去的歷史,我們相信這座擁有豐富多元文化的歷史名都還將屹立不搖。

 

※ 本文摘錄自中華世界遺產協會出版之世界遺產雜誌第二期。  
※ 本文不適合網站CC授權,請勿任意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