矽谷毒物專家:台灣高科技治污標準落後200年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矽谷毒物專家:台灣高科技治污標準落後200年

2009年10月01日
本報2009年10月1日台北訊,呂苡榕報導

高科技污染物記者會;圖片來源:林聖崇「台灣有21世紀的高科技產業,卻只有19世紀的防治標準」,從事科技產業污染監督近30年的「矽谷毒物聯盟」資深策略顧問Ted Smith,昨(9月30日)如此公開抨擊台灣高科技污染治理政策。他提出三點具體建議:首先應要求企業資訊公開,其次是仿效歐盟REACH指令,修正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法,最後則是針對高科技產業制定適當的水污、空污及廢棄物管制標準。

所謂REACH,係指歐盟《化學品登記、評估及授權指令》,是目前歐盟關於化學務品管理的統一法規。它擁有一套完善的註冊及評估體系,涉及約3萬種化學物質,要求年生產量或進口量達到或超過1噸的所有「現有」或「新」的化學物質都要進行註冊,以提供相關的使用安全性資訊。

昨日在台灣環境行動網與立委黃淑英主辦的高科技污染物管制記者會上,Smith表示,這兩天走訪了台灣高科技污染地,其中包括霄裡溪與彰化王功地區,他認為像友達這類的公司,斷然拒絕政府或民間團體對其公開資訊的要求,不願公布所使用的化學物質內容,對民眾及環境造成深切的傷害。而這種盲目追求高科技的做法僅僅只是短視近利,因為全體人類必須共同承擔傷害環境所帶來的後果。

彰化王功的抗議現場,警力將抗議民眾團團圍住;圖片來源:林聖崇除了前往霄裡溪,Smith也參與了29日彰化地區農民在縣政府前的抗議,現場數十位老農民拿著蔬果希望能進縣政府陳情,而政府卻祭出數百名手持盾牌與棍棒的警力,與人民相互對峙。即使最後縣政府讓農民進入表達意見,但縣政府卻無法提出具體解決方案。Smith表示,現場的狀況非常糟糕,會面似乎沒有達到任何效益。

他接著表示,台灣空有21世紀的高科技產業,卻只有19世紀的防治標準。環保署公告列管的259種有毒物質,根本不是針對高科技產業。他無法想像友達、華映居然在水源上游直接排放廢水,嚴重影響下游飲用水及灌溉用水。

化學品資訊 企業不應隱匿

Smith指出,台灣政府首先應該著重在資訊公開這部分,要求企業將所使用的化學物質種類、數量公布只是最低限度的要求,因為人民有權力了解發生在他們四週的事。他接著表示,在美國企業必須召開說明會,完整告知當地居民它們所使用的化學物質,並且獲得居民同意才能得到營運許可。而台灣政府在這部分仍待加強。

新竹縣新埔鎮愛鄉協會理事長陳金進也表示,9月4日檢察官前往霄裡溪查看,但政府對於水質檢測的能力顯然不足。許多污染物未加入管制標準中,因此在所謂的「合乎管制標準」底下仍造成嚴重傷害,讓新埔人喝了近十年污水。

農民背後大量的武裝警力;圖片來源:林聖崇溪流生態惡化肉眼可見 環署仍替水質打包票

陳金進指出,溪裡的魚蝦貝類全部消失,連農民痛恨的福壽螺也全看不見,這樣的溪水政府敢說它沒有問題?而政府還表示10月後不再供應當地飲用水,讓居民直接飲用溪水。而當民眾向政府提出質疑時,環保署官員只會互踢皮球,將問題在各部門間流轉卻不解決問題。陳金進表示,這樣的做法是逼人民進行抗爭。

淨竹文教基金會執行長林聖崇表示,友達、華映偷排廢水好幾年,兩年前問題爆發後,環保署唯一做法只有「改排桃園老街溪」,原因只是桃園老街溪已經污染夠嚴重了,對於友達、華映既不關廠,也未懲罰,更不用說兩年間廢水仍持續排入霄裡溪。

面對Smith與民間團體對霄裡溪事件的質疑,環保署毒管處飲用水管理科科長陳志銘僅表示,廢水當然是不能喝的,但處理過之後的水是可以喝的,水質標準是一種風險管理,「主要判定它對人體的影響是否在合理範圍內,日常生活總是存在任何風險。」

座談會上大家討論台灣高科技污染問題;圖片來源:林聖崇企業拒申報化學品 水質如何把關?

針對這樣的回應,陳金進表示,霄裡溪本來就是飲用水,造成污染已經有錯在先,更不用環保署連友達華映究竟使用甚麼化學物質都不知道,到底該如何處理?綠色消費者基金會董事長方檢表示,像友達、華映這樣的公司早該關廠,而環保署不只有環評法,還有毒物管理法,只是環保署不肯以毒管法去要求這些廠商。

1980年他在美國矽谷聖荷西發現地下水污染與高科技污染的關係。Smith指出,只要高科技存在的地方,地下水就有污染,高科技產業並非「乾淨產業」。

立委田秋菫表示,台灣長期以高科技作為經濟發展的火車頭,因此政府對於這些產業總是盡力配合,但經濟發展應該是為了讓人民過更好的生活,而不是傷害人民生活環境,今天高科技污染突顯了政府在執法上的不足。

台灣環境行動網辦公室主任李毓蓉表示,面對立法上的漏洞,當務之急便是要求環署修正「毒性物質管理法」在「危害評估及預防」與「管理」兩章,詳列廠商負擔起化學物品無害的舉證責任,並要求鄰近農業區之科技工業園區,將放流水標準提升至灌溉水質標準,同時從源頭進行污染物禁用與減量,落實清潔生產。

Ted Smith 小檔案(資料提供:台灣環境行動網)

1972年自美國史丹佛大學法律研究所畢業,Ted Smith長期在國際環保運動及非污染高科技的國際網絡中擔任重要的推動領導地位。Smith於1981年創辦矽谷毒物聯盟(SVTC)並擔任執行長,目前是矽谷毒物聯盟的資深策略顧問;也是致力於永續發展、提倡非污染科技的國際網絡「責任科技跨國運動」(International Campaign for Responsible Technology ,ICRT)共同創始人及總召集人。2007年起,他擔任「回收電腦運動」(Computer TakeBack Campaign)指導委員會的主席,鼓吹高科技電子業生產者對整個產品生命週期負起企業的社會責任。

2001年,史密斯先生在環境運動中的領導地位,受到達賴喇嘛的公開表揚肯定。

矽谷毒物聯盟(Silicon Valley Toxics Coalition, SVTC)

http://www.etoxics.org/site/PageServer

1981年成立於美國加州的矽谷毒物聯盟,長期專注全球科技電子產業快速發展下,所衍生的環境與健康問題。透過研究、倡議、草根組織與跨國組織串連,矽谷毒物聯盟結合社區、研究者、科技產業的勞工,鼓吹攸關科技電子發展的環境正義與人類健康問題,為倡議全球永續高科技運動的領先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