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資源的育樂功能:以澎湖綠蠵龜生態教育營隊為例 | 環境資訊中心

生態資源的育樂功能:以澎湖綠蠵龜生態教育營隊為例

2009年10月05日
作者:洪博彥(海龜印符負責人);審校:李玲玲(台大生態學暨演化生物學研究所教授)

學員體驗綠蠵龜在沙灘上挖洞產卵的過程;圖片提供:洪博彥「帶你去看海龜」是海龜生態營隊標語,也直接點出了海龜營隊的目的。

海龜生態營隊是國內海龜研究專家程一駿教授研究室一直在進行的推廣教育活動,希望能將海龜保育觀念不斷擴散出去;筆者在程老師研究室旗下時,也因興趣而積極參與規劃及執行相關計畫,因此畢業後成立「海龜印符」團隊,更將海龜生態教育營隊做為主力業務與範例活動來推行。

挖出工作人員事先埋好的綠蠵龜卵乒乓球;圖片提供:洪博彥為什麼要做?

海龜是一種相當害羞的動物,而在近十餘年來,更由於棲地的破壞,導致數量急遽銳減。在台灣,人類對海龜最為明顯的危害就是沙灘上的干擾,包括蓄意的干擾及不知情的非蓄意干擾。蓄意的干擾多為刻意殺龜取食及取卵販售等等惡行,但在野生動物保育法頒行後,望安的綠蠵龜已不再是居民眼中的食物來源與生財工具;非蓄意干擾則多為遊客不知情或缺乏足夠認知進到海龜產卵沙灘,不小心干擾了海龜上岸產卵的行為。因此澎湖縣政府在1995年,更進一步地將望安海龜產卵棲地劃設為保護區,幫忙阻絕對海龜的干擾。

保護區的強力劃設,曾讓當地居民誤解這是剝奪他們所有晚上下海的權力,因而引起一些反彈。但經過幾年來溝通與協調,當地民眾慢慢瞭解到保護區不是要隔開他們與海的關係,而是為了讓已日漸稀少的海龜能安靜的產卵;他們仍然可以在一定規範下,於管制時間內經過沙灘,到海中進行經濟活動。

澎湖望安綠蠵龜觀光保育中心解說;圖片提供:洪博彥此外,原本大眾與海龜親近的機會,也曾因保護區的設置而被迫停止了。為讓大眾能更加瞭解海龜,在程老師的帶領下,海龜研究團隊開始在望安及蘭嶼島上,對遊客進行免費的解說與宣導。在這樣解說教育的基礎下,慢慢形成一種海龜生態教育的課程,也成為到望安或蘭嶼不可錯過的必修課。只是這樣單一的課程,只能吸引那些已經到達當地且對海龜生態有興趣的民眾;而無法擴散效應去吸引更多的人來認識海龜,瞭解海龜的生態與危機。

如何降低干擾

因此,我們開始思考進一步地在望安推動海龜生態教育活動。除了以將近十年的海龜生殖生態研究做為教育活動的資料背景外,也由博士班學長針對遊客進入產卵沙灘觀察海龜的行為進行研究,同時分析比較國外相關生態觀光與野外觀察的數據,並且在望安實地測試相關行為的影響。評估後,發現若將沙灘上人數控制在30人左右,並在一位專業導覽人員加上一位協助者的帶領狀況下,可以有效地指揮與講解海龜相關規定與知識。而在避免干擾海龜產卵行為的措施方面,一直以來都是由研究人員進行第一線海龜狀態的觀察,非研究人員則在產卵沙灘外等待,直至海龜狀態穩定準備產卵後,才會設置觀察準備線,引導觀察人員至準備線等待,再由研究人員指揮接近海龜,對於海龜的干擾程度非常低。

偶然幸運看到小綠蠵龜,小心不要打擾到牠囉;圖片提供:洪博彥不斷調整的旅遊模式

其中一個矛盾的問題是,綠蠵龜是保育類動物,未經許可不得有騷擾、虐待等等行為,且在望安所有的產卵沙灘,都是綠蠵龜產卵保護區,在每年的5月至10月,晚上8點到翌日凌晨5點都禁止進入。那該怎麼進行課程活動呢?因此我們將營隊活動與研究活動配合,在還沒有專責的生態導覽員制度下,凡涉及野生動物保育法的部分,均先報請相關主管機關核准後進行,並在活動中配合研究人員的指導來進行活動,以將對野生動物的干擾降到最低的程度。而對海龜的實質干擾評估,我們也持續與海洋大學的研究團隊追蹤中,目前為止,探訪海龜所造成的干擾程度,均在管制範圍內。

老房子解說,讓營隊伙伴深入了解澎湖的人文特色經過幾年的檢討與修正,課程內容不斷調整,目前營隊活動以認識海龜為主軸,由綠蠵龜夜間觀察串連綠蠵龜保育館的靜態展示,以及產卵棲地實地觀察體驗,最後以海龜救護收容做個小結。並與當地文化景觀特色結合,加上當地深具地方特色古厝介紹、浮潛觀賞海底景色及認識島上的傳統飲食等課程。營隊日程設計以三天兩夜為基礎,並全程住宿在望安島上。

營隊雖然是以綠蠵龜為招牌,但從不保證可以看到野生的綠蠵龜或綠蠵龜產卵。營隊著重的是在活動的過程中,將生態知識與觀念分享給參與的伙伴,在過程中瞭解海龜,甚至與牠發生感情,產生連結,進而愛牠、保護牠。

營隊體驗當地特色小吃,為在地社區帶來經濟收益;圖片提供:洪博彥對在地經濟的貢獻

生態旅遊除了發揮當地生物多樣性的特色以招徠觀光,同時還要考慮如何促進在地經濟收益,以將居民納為合作伙伴,一同守護當地生態。在此方面,團隊不斷結合在地人,充實課程內容,並且達成伙伴關係。例如我們邀請望安的在地居民,來講解傳統建築,或傳授學員以吸管製作海洋生物的手工藝。我們也跟餐廳合作,以酸瓜等在地食材,製成望安口味的家常菜,使學員透過飲食更了解這塊土地,同時促進當地的經濟收益。目前,程老師研究團隊正在為當地居民進行解說員訓練;未來順利結訓之後,這些人也都將成為海龜印符團隊及在地生態保育的生力軍。

從2006年起,營隊從每年一梯次、兩梯次、四梯次……至今每年成行的約為20梯次。實際參與的人數由20人逐步成長到現在每年約有400人,每年暑假為望安增加當地消費約一百萬元。這數字還算相當少,但已有部分業者慢慢瞭解到進行海龜保育能帶來額外的客源,是有利益可圖的。只是這種工作還非常需要更多的努力,畢竟在當地,居民普遍仍感受不出保育綠蠵龜對他們有正面意義──更直接的說,還感受不到保育綠蠵龜會帶來好處。除了影響的層面還不夠廣外,經濟規模也不夠大是主要因素。

但若能再加以深耕島嶼特質,將活動的廣度與深度再加強,必能使更多民眾願意來望安一遊,並多待幾天。期待將來除了參與營隊的伙伴外,還能再帶動當地業者一起發揚當地特色活動,邀請大家來「看」海龜,一起來愛海龜。

※本文與合作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