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5)日中科四期開發案進行區域計劃審查,開會前彰化鄉親再度北上陳情,同時會議中,土地徵收引發爭議,加上雖然中科四期已有條件通過環評,但實質問題仍未獲得解決,地層下陷、特定農業區使用變更等疑問,成為會議上爭論焦點。最後發言人數過多,會議時間延宕,因此主席決議擇期再審。
審查會議中彰化縣長卓伯源表示,彰化的產業目標在於,發展農漁業以及傳統工業升級,而中科四期的進駐就是工業升級的契機。只是當卓伯源發言完畢後立即有民眾問到,中科強制徵收土地,但是農民可以搬去哪裡?突顯整個案子在搬遷安置上的缺失。而面對民眾提問,卓伯源僅表示,將由中科盡全力補償。
面對縣長推卸責任,二林居民陳文中表示,國民黨政府尚未來台時他就已經住在那,住了幾百年的地方現在要他搬走。更令人氣憤的是,當初他向政府買地時,一坪以3500元的價格購入,現在政府卻以一坪1500元的價格強制向他們收購,比當初買地還便宜。
「我們從少年打拼到老,好不容易才有個地方住,政府這樣鴨霸,家也拆、土地也沒,又不是已經安排好地方給我們住,房子拆了是要我們去哪…」另一位居民蔡閒花講到一半,已經哽咽。同樣面臨土地徵收問題的楊玉洲表示,我們種田人很辛苦,一天只賺幾百塊,把土地和田佔去只為了圖利財團。這裡是農業特定區,為了開發,卻硬要說這裡的地不好。
「我已經70好幾了,一出生就住在那」陳黃暖說,現在要我們走,是要我們去做乞丐嗎?就算做乞丐也要有地方乞討啊!面對過低的徵收價格,居民代表林保坤怒指,三間房子只補償百來萬,連去別的地方買塊地都不夠。
面對中科四期徵收土地上的諸多爭議,政治大學地政系教授徐世榮表示,面對如此重大開發案,除了環境影響評估外,其實更應該增加農地變更使用影響評估、土地徵收公共利益評估和社會影響評估。政府以「公共利益」為由強制徵收土地,但過程中卻缺乏民眾參與機制,徐世榮質問,公共利益究竟由誰認定?
另外農地對於當地農民不只是經濟來源,更與他們的生活結合,單純由經濟做衡量標準便決定在地農民的生活,更不用說在糧食自給率僅30.6%的台灣,農業的重要性並不亞於工業發展。徐世榮認為應該委託公正客觀的第三者,針對中科四期開發案進行社會影響評估。
對於中科選址於地層下陷嚴重、水資源區乏的二林,台北大學不動產與城鄉環境學系廖本全教授指出,雖然遴選條件中表明「延重地層下陷區」限制開發,但在「評選指標與權重」中環境條件只佔了28.75%,也就是說,環境層面的影響僅佔選址考量的1/4多一些,所以才會變更特定農業區變更為非農業用地。「環境影響最後可以不管他,可見有權力的人就是最好的規畫者」。
廖本全接著表示,如果中科四期能夠通過,至少也請說服大眾,這個開發案對於國土利用上,係屬適當而合理。另外徐世榮也指出,農地變更需徵得主管機關同意,雖然中科一再表明已取得彰化縣政府同意,但實際上主管機關為農委會而非縣政府。這樣的使用變更是否成立?
「他們(居民)是今天這個悲劇中的悲劇人物…這整個案子告訴大家這叫公共利益」廖本全說,但如果念過約翰‧羅爾斯(John Rawls)的正義論,他會告訴我們「錯,這叫不公不義。」
由於參與民眾人數過多,加上環評爭議未決、土地徵收導致居民反彈,因此發言時間超過限定的三分鐘,會議延宕,最後主席決議擇期再審。只是會議延遲,是否能為二林居民做出最好的決斷,留待後續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