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過24天,聯合國《氣候變遷框架公約》(UNFCCC)的第15次締約國會議(COP15)和《京都議定書》(Kyoto Protocol)的第5次締約國會議(CMP5)就要在哥本哈根(Copenhagen)召開了。原本預計要在會議中形成的「後京都」全球共識目前看來可能性微忽其微。各國都在觀望和等待曾矢言「不能讓氣候變遷的威脅日益增長」的歐巴馬政府,以及今年9月在聯合國宣布降低碳密度和發展綠能的胡錦濤當局,能夠在全球暖化問題上扮演積極的角色。
筆者並不反對全球性的環境治理和抑制暖化的法律規範,但眼前要期待這些建制(regimes)發揮具體的效果,希望非常渺茫!一方面,要讓所有國家遵守上述的公約或議定書是不可能的任務,另一方面各國對於新的溫室氣體減量安排幾乎沒有共識。面對此種窘境,全球抗暖需要的是一個典範,讓各國能夠相信發展潔淨能源、減少碳足跡,以及保護環境會讓自身更有競爭力、更健康、更安全。倘若這個奇蹟式的典範出現,各國一定會起而效尤,遠比大費周章舉辦國際會議尋求共識更具實益與效率。
檯面上目前有幾個可能的候選典範,首先是歐盟從2006年迄今推出的一系列政策,例如:《能源政策行動計畫》、《氣候變遷調適白皮書》等。然就其內容觀之,宣示性的政策太多,具體發展綠能的措施太少。此外,生質燃料方面受到越來越多的質疑,在還未解決問題前恐怕已製造了更多新問題。
其次,揚言決心對抗氣候變遷的美國歐巴馬政府。惟其實際的施政作為是經濟復甦重於環境改革,例如:減少交通運輸工具碳排量的法令要到2012年之後才可能在全美落實;6月底在眾院通過的《潔淨能源安全法案》雖然於本月5日在參院環境和公共工程委員會的表決中通過,但還需要財政等其它委員會的表決通過,才有可能成為正式的聯邦法律。
因此,期待美國在COP15上做出具體的溫室氣體減排承諾(或是批准《京都議定書》),將是一種奢望。第三,對於宣稱在國內營造和諧社會,對外建構和諧世界的北京當局,是否確如《泰晤士報》、《獨立報》等媒體給予的正面評價,願意承擔具體的減量責任,也十分令人懷疑。據筆者的觀察,中國目前不可能提出任何「量化的」減排目標,最多是以巴峇路線圖(Bali Roadmap)的內容來努力。故而期待中國在哥本哈根扮演帶頭者的角色,是過於樂觀的想法。
全球暖化已是鐵證如山,遑論許多尚未確認或經歷的極端現象(例如:極圈周圍冰原一旦消融,可能會釋放出大量的甲烷)。工業革命以來,人類不斷改變大自然,並將之視為一項成就,如今才慢慢體悟一切可能轉眼變成浩劫。只是過去那些豐碩的果實讓我們現在無法果決與明智的拋開自利、貪婪和物質享受,遲遲不願展開行動。當然,不改變現在的消費與產業模式也是一種選擇,但希望人類不要忘記有句話是這麼說的:only when the last tree has died, and the last river has been poisoned, and the last fish has been caught, will we realize that we cannot eat mone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