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1月27日
摘錄自2009年11月27日自由時報報導
本單元由編輯部摘錄每日重要新聞,讓讀者能快速掌握過去24小時內,台灣及世界各地發生的環境大小事,並作為環境事件的歷史紀錄。
中國歐洲商會週四表示,中國的過度生產與投資將造成各國貿易保護主義興起、壞帳風險增加,對全球經濟造成長遠的傷害。
儘管全球因金融危機產品需求低落,中國仍盲目生產鋼鐵、鋁、水泥、塑膠、化學等低價產品。4兆人民幣(5800億美元)的巨額投資與1.3兆美元的寬鬆貸款,使生產過剩問題更加惡化。
中國政府9月通過降低鋼鐵、水泥、玻璃等產量的措施,不過並沒有任何成效。
經濟學家與各國商會相繼提出警告,認為北京政府振興措施將造成嚴重後果。中國政府大舉興建機場、道路等公共設施,以帶動鋼鐵廠等建築相關產業成長。
歐洲商會提出30項解決生產過剩的建議,包括允許低估的人民幣逐步升值,減少政府對製造業的補助、提高國內需求等。
報告指出,中國企業將因生產過剩自食惡果。低價產品的低利潤使企業無力從事研發創新,加上低成本策略造成員工薪資不振,更是無利於消費支出。中國因此無法成為創新與永續成長的經濟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