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複雜的歷史背景和多元文化交互衝擊的結果,不僅改變了自然地景,更影響了台灣人民的心理及社會文化層面。在這種不斷的殖民變遷過程中,台灣人民要如何找到自我?如何在快速的變遷過程中,清楚自己的歷史定位及文化角色?進而在全球化大趨勢下,找出呼應台灣時空發展的後殖民建築空間,或許是關心台灣社區及建築空間者必須深切反思的。
地景中最容易被人們注意且意象鮮明的便是建築,建築做為空間的文化意涵及模式語彙,便必須面對其存在於空間的事實──就是「歷史已逝,建築猶在」。就殖民的現代性而言,探討台灣後殖民建築空間意義不清、語彚混亂、品質不佳的原因,或許與此有關。台灣的後殖民建築做為現代科技的產物,少了日本殖民統治時,追求現代化過程中那份對技術及材料的專注與執著;再加上台灣殖民建築中從未真正展現出主體性,也使得台灣的建築無法累積建築之所以不同於工程技術的社會文化及歷史特性。
台灣歷經多次的殖民變遷,歷史主軸時而產生斷層、時而出現鴻溝,但是由於台灣人民大多數是移民者的後裔,或多或少都承襲了對原鄉文化的想像,再加上當代學術專業的細緻分工,使台灣建築空間的發展或許有助於跨越斷層。建築空間呈現個人和社會生活的歷史及文化內涵,歷史及文化內涵根植於現實生活,然後不斷發展與轉變,因此,建築空間可展現不同意象,可引發各種深思,亦可開創新內涵及新視野。雖然台灣的歷史主軸產生斷層的確是危機,但如果謹慎妥善處理也可能是轉機的開始,台灣建築歷經多次的殖民變遷,因而增添了多元文化的面向,如果我們可以合作取代抗爭,以分享代替霸權,那麼就有可能共構新的台灣建築空間文化,共創具台灣特色的共同未來。
卡夫卡曾經在他的日記中提到:「無論是什麼人,只要你在活著的時候應付不了生活,就應該用一隻手擋開籠罩你的命運與絕望;但同時,你可以用另一隻手草草記下你在廢墟之中所看到的一切,因為你和別人看到的不同,而且更多;總之,你在你的有生之年就已經死了,但你卻是真正的獲救者。」後殖民建築的確可以替台灣人民書寫出一個真實且有意義的紀錄,這個記録當然必須要用更寬廣的心態及視野來詮釋台灣特殊的多元文化地景,透過地景的描繪,不僅呈現出空間意象,更凝聚出強烈的地方感及場所精神,進而帶給台灣地景不同的發展圖像。
從歷史發展來看,台灣的建築空間不僅呈現出多元文化面向,更是共生文明的揺藍,兩者互相衝撞、互相激盪。既然我們無法避免衝撞激盪,那麼就勇敢地面對它;要記住,如果我們不能真誠面對自己的歷史及文化,那麼我們將永遠失去地方感及文化認同,也將無法建構真正具台灣特色的建築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