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建築師設計傳統油車,未來是特斯拉」 民間論壇共商綠能住宅起手式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過去建築師設計傳統油車,未來是特斯拉」 民間論壇共商綠能住宅起手式

2023年01月13日
環境資訊中心記者 劉庭莉報導

建築部門占全球碳排近四成,淨零要從哪下手?主婦聯盟昨(12日)舉行「未來綠能住宅的起手式」論壇,綠領協會理事長、SSDC澄毓綠建築設計顧問公司總經理陳重仁表示,比起政府強制性規定,透過教育訓練讓環保建材深植建築師心中,更能讓營建業覺得興建近零碳建築與有榮焉,「過去建築師設計傳統燃油車,未來建築物則是『特斯拉』。」

今年我國建築能效標示制度上路,讓民眾可輕易辨識建築能源效率,學者建議,比照英國制度,強制建築建造、租賃或出售時,揭露建築能效、碳排,透過市場機制,讓屋主自發性進行能耗改造。

房屋能源效率示意圖。圖片來源:Uswitch.com Images(CC BY 2.0)

房屋標示能源效率成為趨勢,圖片僅供示意。圖片來源:Uswitch.com Images(CC BY 2.0)

建築節能首重照明汰換、冰箱汰換 都會區還有「能源懲罰」

建築部門占全球耗能量35%,陳重仁表示,節能建築需從降低建築物能源消耗下手,再輔以再生能源彌補不足。而建築日常節能三大重點,建築外殼、空調系統、照明系統,其中空調及照明就影響減碳約六成。

台大生物環境系統工程學系教授黃國倉認為,可行性最高的三大措施,是照明汰換、冰箱汰換、提升設備效率三管齊下。

他說,過去可用自然通風方式,減少住宅空調耗能,但氣候變遷下,世紀末將會增加25%使用空調時間、耗能增加82%,加上都市熱島效應,台北市區與郊區溫差節節攀升,都市民眾使用冷氣頻率增加,形成都會區的「能源懲罰」。

陳重仁強調,淨零建築除了提升建築能效、設置再生能源,未來還必須額外考量整合式新能源系統,儲能及燃料電池的設計將能取代緊急發電機,並有機會發電同時生成免費熱水,也能解決充電樁電力饋線問題。

主婦聯盟今(12日)舉行「未來綠能住宅的起手式」邁向淨零論壇,邀請建築界、學者、能源局及營建署代表共商淨零建築可行性。攝影:劉庭莉

主婦聯盟12日舉行「未來綠能住宅的起手式」邁向淨零論壇,邀請建築界、學者、能源局及營建署代表共商淨零建築可行性。攝影:劉庭莉

《氣候變遷因應法》10日三讀通過陳重仁建議,政府可利用《氣候法》的碳費收入,投資建築業發展節能設計與低碳永續建築,亦可補貼金融業提供較低利率的貸款,讓民眾購買能效級數較低的建築。

建築能效標示上路 由公帶私 未來逐步法制化

我國「建築能效評估制度」去年試辦結束,今年正式上路,1月「住宅能效評估系統」才出爐,提供住宅建築申請,陸續完善制度。

各類新建建築將分階段導入建築能效標示,以公部門帶頭申請,2023年7月1日起,公有辦公、服務類新建建築申請綠建築標章時,需同時申請建築能效評估,能效等級至少須達2級以上,2026年起須達1級或近零碳建築(1+級)。根據內政部2050淨零路徑規劃,2050年100%新建及85%既有建築物須為近零碳建築。

現階段既有建築皆採自願性申請建築能效標示,尚待實施一段時間才會進入法制化階段。

不過,目前完成立法院初審的《再生能源發展條例》修正草案,規範新建建築強制裝置屋頂太陽光電,有建築師質疑將扼殺市容,經濟部能源局太陽光電組科長顏為緒表示,修法初衷是在工程之初就加入屋頂光電設計,避免二次施工,即是建築部門減碳的一部分。

我國屋頂型光電發展20多年,顏為緒說,目前太陽光電裝置容量約10GW,屋頂型光電占比超過2/3,公部門、校園屋頂等實務案例不斷增加,成績比想像中還好,未來屋頂光電將是鄰「必」設施。

官員:我國建築減碳效益與國外最大差異在電價

2022年底內政部召開「淨零建築及住宅節能分組社會溝通會議」,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研究員秦書淮建議,可參考新北市節能E好宅計畫,與房仲業者合作揭露建築能效資訊,將節電表現優良的社區公布在房屋交易平台,讓民眾買房或租屋前了解建築物的用電表現。

黃國倉也建議,效仿英國能源績效證書(Energy Performance Certification,EPC)制度,英國建築在建造、租賃或出售時,需揭露建築物能源使用效率、碳排及提高能源效率建議,影響房價,透過市場機制讓屋主自發性推動能耗改造。

內政部營建署建築管理組簡任技正陳清茂則坦言,我國住商部門目標2030年減碳27.9%,與國外建築減碳效益最大的差異在電價,若電價有辦法調整,將為建築部門帶來更大的減碳效益。

台大生物環境系統工程學系教授黃國倉指出,全球暖化加上都市熱島效應,將導致都會區空調耗能增加近一倍。攝影:劉庭莉

台大生物環境系統工程學系教授黃國倉指出,全球暖化加上都市熱島效應,將導致都會區空調耗能增加近一倍。攝影:劉庭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