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治川的治理之道 | 環境資訊中心
自然書寫

宇治川的治理之道

日本見學系列之1

2010年03月07日
作者:munch

宇治,位於奈良與京都二大古都中間,曾經是兵家必爭之地,流貫宇治市的宇治川更是首要天險。

豐臣秀吉時代,在16世紀末在宇治川槇島一帶築城防衛,同時也展開宇治川的築堤治理工作,所以宇治川的堤岸風貌,在當時就以奠立。

時到現代,治理淀川水系中游的宇治川,工程一直持續在進行。

但有趣的是,水利工程除了防洪,同時進行歷史景觀的修護,縱使河川也是三面光工法,河床加固,河岸護堤。但是實際上,卻不是粗暴的舖上光滑水泥護岸,而是維持石塊砌岸的堤坊,形成和諧的景致,更重要是在河岸上植有大樹,讓河川人工化的相當自然。

河床的工程上,部分區段河床舖石加固,並且部分位置放置石塊降低流速,有趣是放的方式不是亂丟,而是經過設計,製造瀧的效果,增添河面景觀。

宇治川在這種水利工程與歷史景觀二者兼顧下,奠定河流的基本樣貌。於是結合源氏物語等等攸關宇治的的歷史意象,開始創造文化氛圍,從河上傳統的捕魚鵜鶘船,塑造古老意象。

再到以橘色為主色調,橫跨宇治川的眾多橋樑,在許多古老木橋毀於洪水,新橋建設也能符合早期意象,做出整體規劃設計,不會零零亂亂毫不統一。更讓人詫異是,看似美麗的橋樑,走近查看竟然是鋼構鐵橋,卻利用精秒的設計遮掩,讓鋼鐵也生出溫暖。

美麗的宇治川景觀,各項建設細拆查看,都是留有人工重造的不自然痕跡,但是日本人高明在於,縱使人工也會將它力求仿古,融入集體氣氛,當每個新造物都盡力為歷史氛圍加分,而不形成突兀的破壞者,於是各別的瑕疵,就不會太被注意。

從亂石砌岸、石磚步道,到橘色橋樑、四季植栽、以及木造小舟,可以看出在小地方留意的設計,當集合起來產生的氛圍極為驚人,在結合宇治川兩岸的歷史勝地,無怪乎受到高度重視。

但是,好事也會有波折,前年宇治川舊河道的太閣堤被挖出發現,更可以瞭解四百多年前堤坊的樣貌。不過,卻在去年治理宇治川的對策中,提出拆掉步道、重新修堤、濬深河道的想法,當然遭到反對,理由簡單,會毀掉歷史景觀。

時代不斷變動,很多狀況難以預料,但是對於已經形成重要歷史風貌的宇治川,要走回頭路有如要河水倒流,恐怕不是那麼容易。

四月,初春,人生的學習旅行,看見繁櫻初楓同現的美景,真的很高興。

※ 本文同步刊載於作者部落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