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社會論壇亞洲會議期間,來自巴基斯坦喀拉蚩本地的民間團體「巴基斯坦漁民論壇」(Pakistan Fisherfolk Forum,PFF)26日舉辦了一場講習會,內容探討漁民權益、永續漁業、與遠洋漁船過度漁獵等問題。由於台灣遠洋漁船在阿拉伯海域曾有過度捕撈的爭議,記者也因而被邀請發言,並承諾將把大會訊息帶回國內,供台灣民眾參考。
論壇發言人包括來自印度、斯里蘭卡與巴基斯坦的漁民組織代表,另外還包括來自法國、目前服務於PFF的Alexis Fossi。
印度、斯里蘭卡與巴基斯坦等國的代表紛紛發言要求各國取得協議,允許貧窮漁民能自由出入印巴沿海邊界,不受兩國政府限制。由於漁民往往因無法得知在漁獵的過程中,是否已經超越了本國邊境,而受到他國拘禁,印巴臨近海域的漁民往往面臨生計之外的人權問題。在1947年巴基斯坦獨立之前,來自雙方的漁民皆可毫無限制的在印巴南方漁場捕魚,然而,巴基斯坦的獨立使漁民失去了此番自由。
Fossi指出,從30年前開放商業捕魚開始,此地的生態系就面臨了浩劫。不但如此,來自雙方以及他國的遠洋漁船,都因為過度捕撈而使當地魚貨量下降。Fossi指出,印巴之間居留雙方漁民的行為,應該受歐洲人權團體重視,以全球行動保障當地貧窮漁民應有的權益。
記者受邀上台發言時說,將把此地漁民的訊息帶回台灣,增加台灣人民對於本國漁船造成生態浩劫、以及使阿拉伯海域漁民權益受損的認識。台灣無法置身於全球行動之外,也應該因本國人的行為造成他國人民權益受損,有所反省與行動。
據與會代表指出,巴基斯坦東南沿海的漁獲量較以往減少了80%左右。印度河沿岸的皮革工場每天排放大量污水,造成沿海紅樹林的大量破壞;原本高達60萬公頃的紅樹林,現在僅剩62,000公頃,魚種因而大量消失。這是漁業無法永續、漁民生計無法獲得保障的原因之一。
由與會者發言看來,要保障小漁民生計並維持沿海生態完整,顯然需要來自當地與他國的具體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