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關渡濕地清除外來種 兩岸青少年保育志工交流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為關渡濕地清除外來種 兩岸青少年保育志工交流

2005年07月14日
本報訊

12日盛夏時分,頂著36℃的艷陽天,30名來自山東濟南以及台灣各地的青少年保育志工,在關渡自然公園內換上雨鞋與涉水褲,拿起長柄撈網、水桶、鏟子,攜手走入濕地,共同移除外來種咸豐草以及福壽螺。

這是第一屆「兩岸青少年保育志工營」開工的第一天,也是兩岸少見的自然保育交流活動。青年志工兵分兩路,一組走入埤塘生態區,移除危害台灣生態甚鉅的外來種咸豐草及福壽螺,另一組則進入草坡池進行填土與植栽移植,塑造濕地環境。

大花咸豐草和福壽螺都是影響台灣生態甚鉅的外來種,由於相當強勢、蔓延快速,台灣的任何一個角落都不難發現他們的蹤跡,且目前沒有有效的防治方法,關渡自然公園也難逃這兩種外來種的佔領。這次兩岸青少年保育志工在園區水域環境清除咸豐草及福壽螺,除了可以減緩外來物種對該區域造成的生態影響,同時期待透過實際操作,讓青少年體認外來種造成的生態衝擊以及外來種移除的困難。

這次由山東省濟南市教育局副主任督學于顯坤率領來台的18位濟南市高中師生,除觀摩學習台灣的自然保育與志工組織的運作情形,也將帶來山東省近年在生態保育方面的推動成效。台灣方面,透過公開徵選的方式選出的15位青少年保育志工,將在活動期間內扮演「生態保育領航員」的角色,帶領濟南對岸朋友一起認識台灣蓬勃興盛的志工組織與自然保育工作的實施成效。

這次由中華發展基金管理委員會主辦、沈春池文教基金會執行的「壯志驕陽~兩岸青少年自然保育志工營」活動,共為期10天,行跡將遍佈全台各國家公園、重要保育區域及台灣各類型自然環境,主題從保育操作、基礎培訓、參觀解說、生態觀察、意見交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