懸在三峽「頭頂」的化工巨頭們 | 環境資訊中心
中國新聞

懸在三峽「頭頂」的化工巨頭們

2010年05月27日
作者:楊傳敏(南方都市報記者)

中國最佳環境報導獎之「最佳深度報導獎」獲獎記者楊傳敏稱,三峽水庫源頭興建化工廠,其有害物質將威脅周圍環境。

李小紅說,如果有人不舒服,在長壽檢查不出來,去重慶檢查,至少就是癌。

圖片來源: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部

三峽庫區兩岸,是跌宕起伏的巴東丘陵。在這片連綿不絕的背景中,一塊仿若北京天安門廣場一般大小的空地佔據了重慶長壽區晏家鎮白石村,「MDI一體化項目現場」指示牌宣告,全球最大的MDI工廠將誕生在這裡。村民口口相傳,德國的巴斯夫要來了。

經媒體披露,該專案的選址引起輿論軒然大波。一些環保界人士稱它為「三峽天靈蓋上的定時炸彈」。重慶巴斯夫的背後,是長江三峽庫區隱隱燃起的化工投資熱縮影,除了巴斯夫,還有中石油、重鋼集團等化工巨頭即將落戶庫區。沒有人知道5年之後的長江會變成什麼樣。

而長江成庫後的環境問題,一直為各界關注。本月中旬,記者至三峽庫區沿線採訪,發現就業發展和環境之間的矛盾突出。廣闊的長江腹地因為豐沛的水資源,正在成為化工投資的新一輪熱點。此次巴斯夫專案能否順利引進,將成為三峽庫區化工產業投資的風向標。

重化工移民
巴斯夫是來自德國路德維希港的化工巨頭,它的產品從農藥到特殊塑膠。在中國,巴斯夫的工廠遍佈上海、南京、廣州、吉林。重慶MDI是巴斯夫瞄準中國西部市場的生產基地。

MDI的化學名是二苯基甲烷二異氰酸酯,它是合成聚氨酯的原料。聚氨酯的簡寫叫PU,它是都市女性幾乎人手一個皮包的原料,也是戶外旅行者登山鞋底的原料。

巴斯夫公司大中華區董事長關志華曾經這樣解釋選址重慶的原因:重慶擁有生產PU的天然氣資源優勢,而且,重慶發展建築和汽車行業潛力巨大,銷售前景看好。

於是,長壽區晏家鎮白石村,這個緊靠著三峽庫區的村莊,它的命運即將和這個跨國公司緊密聯繫在一起。白石村此前是個地道的農業村,現在,仍不時有河鷗在田野上空掠過。按照規劃,這裡即將變成世界五百強的廠房。白石村村民將變成重化工移民,他們正在絡繹不絕搬離原來的村莊,嶄新的搬遷安置房一片片矗立在長江岸邊。

現代的物流系統正在籌建,未來的長壽工業園區火車站就選址在巴斯夫背後。一些村民遺憾地說,如果不搬走,以後可以從這裡坐火車去上海。

白石村老支書胡全友擺開小板凳,坐在村口和村民嘮家常。他說,「發展啊,老的不如新的,資本主義國家當年哪裡有我們發展這麼快? 」
胡全友掰著指頭數,兩年前,巴斯夫一期平整土地的時候,有8個生產隊進了城;修二期,有13個生產隊進了城。白石村有1300多村民,現在搬了1100多人進城,只剩下200人。等巴斯夫專案建成運行後,包括胡全友在內的200人也要全部進城。

進城後的生活還未知,但工廠可能帶來的好處令人嚮往。「那些有工廠的地方,石盤、渡口,肥得很」,胡全友說,「村主任、支書個個開上了高級小車。」

然而,就業機會並不會向年齡偏大和技術缺乏的村民傾斜。要進入這些現代化工廠,還有重重障礙。

雖然不能直接進廠,但巴斯夫將帶動的上下游就業依然不容小覷,按照2007年平整場地時重慶市政府和巴斯夫公佈的日程表,這個全球最大的MDI基地,將在2012年投產,屆時將形成年產值500億元人民幣的天然氣化工集群,可直接或間接帶動庫區25萬人就業。

三峽「天靈蓋」的重化工城

更多人是環環相扣的受益者。比如開計程車的李小紅,他在長壽跑出租月入將近一萬元。對庫區的工業發展,李小紅有一種矛盾的心態,工廠多了跑專案的人多,錢容易賺,但太多了也不行,人受不了。

在長壽,偶爾能聞到刺鼻的氣味。土生土長的長壽人能準確地指點出,醋酸廠和生物廠的味道有什麼不同,在哪座山頭上能聞到哪些工廠的氣味。

三峽庫區的長壽已經變成一座重化工城。李小紅說,如果有人不舒服,在長壽檢查不出來,去重慶檢查,至少就是癌。這讓一些長壽人皺眉頭,不過,也有人擺擺手,表示不在乎。長壽在三峽庫區的頭頂上,被人比喻為三峽的天靈蓋。在這裡,一個巨大的化工產業園已經興起,未來它的規模會更大。長壽要迎接三個大項目──500萬噸年產能的重鋼、40萬噸年產能的巴斯夫、千萬噸年產能的中石油煉油廠。化工園區所在的晏家鎮,村民口裏流傳著這樣的說法--即使長壽其他廠都垮了,就靠這三個專案,長壽經濟也垮不了。年輕的直轄市重慶,進入了產業結構調整期。按照「退城進園」的思路,重化工業陸續搬遷出主城區,為新興的轎車業、電子製造業提供空間,而距離其一小時高速車程、下游的長壽化工園區正是轉移的重點。

長壽發展化工業的基礎引人注目。而這一點在選址時,也被巴斯夫看中。三線建設時期,相繼有四川維尼綸廠、四川染料廠、長風化工廠等大型化工企業在長壽興建。當地人把他們簡稱為川維、川染、長化。

長壽即將形成完整的化工精加工產業鏈,長壽化工園區告訴記者,這叫「五個一體化」工程。配套設施正在完善,比如為了迎接耗資240億元搬遷的重鋼,長壽新建了兩座長江大橋,連接重鋼所在的江南鎮和長壽主城區。
什麼叫重慶的大城市、大農村?在長壽,你能把這幾個字吃透。位於城區最高處的中心廣場,每到夜晚,就像一個發光的宴會,吸引著聚集在這裡的人們開始消費,吃「鄉村基」、逛「重慶長壽百貨」,懸掛在百貨大樓上的樓盤廣告閃閃發亮。

有人反對,有人來爭

工業投資帶旺了長壽經濟,而硬幣的另一面,重化工業的環境風險也不容忽視。比如正在引進的巴斯夫MDI項目。

本月,國家環保總局原則上批准巴斯夫專案建設的消息傳出後,引發輿論關注。一些NGO組織和環保人士相繼發表了對巴斯夫落戶重慶旗幟鮮明的反對意見。

綠色和平科學總部實驗室指出,MDI揮發性小,容易儲存管理,它本身對環境和人體的毒性危害並不強烈,但其生產過程中可能用到的原料和中間產品卻十分危險。根據公示的環評報告,MDI中間產品包括40萬噸硝基苯生產裝置和30萬噸苯胺生產裝置,這兩種化學品毒性極強、容易通過呼吸道攝入,長期接觸會對人體中 樞神經系統造成嚴重損害。

值得一提的是硝基苯,它在2004年曾引爆了著名的松花江污染事故。當年,中石化吉林公司雙苯廠爆炸,致哈爾濱市停水四天。

鑒於三峽庫區環境的敏感性,綠色和平污染防治專案主任張凱表示,希望這個專案在建設之前,能針對更廣泛的公眾,更徹底公開相關資訊。

記者就此諮詢了重慶環保局,得到的答復是,巴斯夫專案在設計中採取了有效的環境風險防範措施,建立車間、廠區、園區三級環境風險防範系統,環境風險可以得到有效控制,能夠保證三峽庫區水環境安全。

重慶環保局副總工徐渝告訴記者,重慶的自動監控網已經包括上百家可能產生環境風險的工廠。如果巴斯夫投產,它也將成為這上百個被監控的重點對象之一。

然而,三峽水庫的高度敏感性,仍然令質疑者的意見異常引人注目,這遠遠超出了重慶長壽化工園區的想像。從去年開始,園區領導即高調宣佈該專案選址的相關資訊。然而今天,他們對這個話題避而遠之。

「這個項目是市領導好不容易爭取來的」,在重慶市環保局和化工園區,記者分別聽到這樣的說法,「網上炒作一起來,當初和重慶爭巴斯夫的地方政府又起勁了,想把這個項目再爭回去。」

巴斯夫:決不放棄重慶MDI

事實上,巴斯夫項目並未板上釘釘。

雖然巴斯夫(中國)有限公司向南都記者聲明,決不會放棄重慶MDI,然而,他們同時承認,雖然該專案已經通過了環境保護部的技術復核審查,但這只是整個過程中的一步,下一步,需要獲得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的核准。這意味著:「巴斯夫重慶MDI專案的審批程式仍在進行中。」

而影響全球的金融危機,也將影響重慶MDI的進度。巴斯夫表示,他們預計2009年全球MDI市場將下滑,中國也不例外,這一新形勢會影響重慶項目的日程表,儘管現在提供細節還為時尚早,但預計的投產時間可能比之前公佈的2012年更晚。

面對NGO和環保人士的質疑,巴斯夫向南都記者表示,他們瞭解三峽的重要性。在長江這條關係到數億中國人飲水安全的上游,建設這樣一個大型化工廠,巴斯夫工廠所有的生產裝置在建築、工程方面都將採用全球最高標準。

他們同時指出,位於長江沿岸的巴斯夫工廠並不是首個在重要河流邊上選址的項目,總部路德維希港的巴斯夫工廠也在歐洲重要水源地上游,這個廠已經有140年歷史,他們說,「廠區裡甚至還有活蹦亂跳的小松鼠。」而且,在美國吉斯瑪,巴斯夫的裝置也位於密西西比河的旁邊。

巴斯夫一直引以為豪的是,他們曾經獲得企業社會責任貢獻獎。然而,在環境公益組織「公眾與環境研究中心」的污染地圖上,巴斯夫位於上海的工廠也榜上有名。而據媒體披露,巴斯夫在美國辛辛那提的一家工廠,曾經發生爆炸事故,導致2人死亡及多人受傷。

此外,和國外工廠的做法不同,巴斯夫在中國大陸的15家生產型獨資、合資公司均未向公眾公開污染物排放資訊。這被綠色和平指責為污染物排放的雙重標準。

對以上指責,巴斯夫本周答復南都記者,環境資訊每年都在巴斯夫全球報告公佈。但在中國,情況稍有不同,根據中國現行法律,巴斯夫工廠並非向公眾,而是定期向當地環保局報告環保資訊。

三峽化工佈局的環境風險

除了巴斯夫工廠本身可能存在的風險,三峽庫區環境的敏感,在巴斯夫專案審批中也將扮演關鍵角色。在特大型城市下游建設長約600公里、均寬1100米的特大型水庫,在世界水利史上還沒有先例。而在這樣的大型水庫邊上修築大型化工廠,世界上也沒有先例。

「在三峽庫區建設這樣的大型化工企業,雖然設計達標排放,但無疑會增加環境風險。」長江委長江科學院副院長陳進說。已有的研究表明,三峽成庫以後,庫區的自淨能力將大為減弱。以前重慶主城區產生的可生化降解污染物,在三峽成庫前流到長壽區即可降解一半,而成庫後流到長壽區僅能降解10%.這意味著污染物可能長時間聚集在庫區。

陳進的專長是研究水利工程中的環境生態保護問題,據他介紹,三峽庫區抵抗環境風險的能力並不穩定。作為季節性調節水庫,每年4-10月,三峽為了中下游防 洪保持低水位,有多少水放多少水,基本是天然河道;如果污染不大,基本可以稀釋。但從11月起的枯水期,三峽水位抬高到175米,蓄水發電,庫區如果有汙染,自我降解或者排泄都比較困難。

重慶大學公共管理研究所所長周慶行曾這樣在一篇文章裏總結,對於重慶這個老工業城市來說,工業隱患和庫區水域污染將是這個年輕的直轄市面臨的最大危機。

一個背景是,重慶本來就是中國唯一出產天然氣的大型工業城市。幾十年裡,重慶形成了天然氣化工的基礎。重慶化工業的基礎,可以追溯到解放前,新中國成立後,三線建設時又來了一批。最近的幾十年,這些企業紛紛從軍用轉為民用。
川維是天然氣化工裏轉型比較成功的例子。在重慶長途汽車站,有一條路線就是專門到川維廠的,每小時一班,排隊的人成了長龍。

庫區產業空虛的矛盾

巴斯夫們被積極引進的另一個更複雜的背景是,近年來,三峽庫區產業空虛問題日漸突出。

按照原國家環保總局《三峽庫區及其上游水污染防治規劃》,三峽庫區所有年銷售收入在500萬元以下的造紙廠、製革廠、農藥廠、染料廠全部關閉,污染物排放量大的年產5萬噸以下的啤酒企業、1萬噸以下的白酒企業全部關閉。

「其實根本不用我們去關,它們就被水淹了。」重慶市環保局副總工徐渝常年負責環境監測工作,他告訴記者,三峽沿線的小工廠沿江分佈,蓄水期間已大多被淹沒。

小工廠的關閉緩解了環境問題,卻使庫區就業難凸顯。自三峽工程論證起,庫區兩岸城市就處在尷尬的發展境地,多年被限制資金投入。

位於庫區中部的萬州,是轉移安置移民最多的城市。三峽庫區蓄水的十年間,共有20多萬移民搬遷到萬州各個安置社區。萬州經濟的發展不能消化這個龐大的數字,拉客的摩托成為當地年輕人就業的最主要方式之一。

這是一個有頤高數碼、麥當勞、數家四星級酒店的城市。然而,「工礦企業少,工作不好找。」萬州人說,而移民更是難上加難。在萬州的移民社區富民花園,一些房子窗戶被破布遮擋著。「我們這裡最窮的移民,甚至一天吃不飽三餐。」一位居住在富民花園的移民告訴記者。

很多移民因此經濟狀況窘迫,楊業友就是其中一個,他以前是奉節縣白帝鎮一個村主任,當時選擇搬到萬州,原本計畫孩子可以在這裏找個好工作,但情況並不樂觀,工作機會很少,年輕人只能擺攤打零工。「求不到吃。」66歲的楊業友搖搖頭說,他不得不每天外出務工,打掃清潔,用每個月180元的工資貼補家用。
而在這樣的背景下,巴斯夫這樣的企業,直接或間接帶來的就業前景令人側目。萬州人對長壽人表達了羡慕之意,說長壽工廠多,經濟發展比他們好,長壽人更有錢。

一系列的優惠政策下

在不遠的將來,和長壽一樣,萬州也被規劃為重慶的三大化工園區之一,以岩鹽為原料發展鹽化工。目前,萬州投產的大專案還不多,在規劃的龍都工業園區,零立的工廠夾雜在油菜花之間,還沒連成片。但更多大型公司的平場已經完成,萬州在三峽水庫竣工後將成為深水良港,萬州到宜昌的高速公路、高速鐵路正在修建中。

便捷的物流為工業發展鋪平了道路。重慶三大化工園長壽、涪陵、萬州接連落戶三峽庫區。

據重慶環保局公告,去年底,環保部在渝組織召開了三峽庫區化工、石化產業環境與發展研討會,與會專家認為西部地區尤其是三峽庫區要加快發展,贊成在三峽庫區發展化工石化產業,但三峽庫區化工發展必須高起點,並且控制有毒有害污染物的排放。這次會議被總結為---為重慶市的化工、石化產業發展理清思路,也為 MDI項目及重慶煉油項目的審批創造了條件。

事實上,最近幾年,庫區化工投資似乎有從緊到松的趨勢。

根據重慶市2002年頒佈的《重慶市長江三峽庫區流域水污染防治條例》第29條:禁止在庫區流域建設嚴重污染水體或對水體存在嚴重污染隱患的專案。已經建設的,由環保行政部門報同級人民政府責令限期搬遷或改造。

但對什麼樣的企業對水體污染存在嚴重隱患,《條例》裡並未指明,而巴斯夫等大型化工企業顯然被有關部門認為不在此範圍之內。

現在,走進長壽化工園區,就能看到醒目的招商看板,4大優惠政策尤為引人注目---進入園區企業享受國家級開發園區優惠政策、西部大開發優惠政策、三峽庫區優惠政策、長壽區優惠政策。

在正在興建的萬州龍都工業園區,記者也看到了類似的優惠政策被貼在顯要位置。

問題是,三峽庫區是一個緊箍咒,還是一針催化劑?

值得注意的是,最近幾年,長江中上游興起了化工開發熱,重化工作為投資拉動型工業發展的基礎,逐漸從沿海轉移到內地。中國水資源最豐富的長江,成為化工巨頭圈地的熱點區域。繼長江上游的成都彭州80萬噸乙烯和千萬噸煉油廠專案之後,中石油計畫建在重慶的千萬噸煉油廠也在籌辦之中。

庫區以及長江上游化工的新佈局,將考驗三峽庫區正式建成之後的蓄水期環境安全。

「三峽應是重要水源保護區,水源保護區本來是不允許投資大型化工企業的。」陳進說,但庫區情況比較特殊,重慶為三峽犧牲了很多,庫區經濟發展和環境矛盾比較突出。

據透露,為了預防未來工業發展的環境風險,長江委剛剛完成三峽重大污染事故應急預案研究,涉及到水庫調度的內容,還要和三峽建委、防總共同研討確定。

而作為風向標的MDI仍然在被考核中,據知情者透露,就在記者採訪期間,國家環保部再次秘密奔赴重慶,細化巴斯夫的排放標準、排放條件。
2月仍然是三峽的蓄水期,也是上游冰雪消融的季節,長江水透著綠色,兩岸城市的汙水處理廠還在修建之中,直觀印象是,三峽庫區的水仍然比國內其他大江大河好。

然而,風險仍然潛伏在這個世界第一的水庫中。在三峽長壽江段掌渡已近十年的老周向南都記者表達了他的憂慮:他指著一個個放在樓下甲板上的塑膠桶說,我現在仍然吃長江水,江心的水還可以吃,「但工廠一放水,就不能吃了。」

※本文最早在2009年2月22日刊登在《南方都市報》

※本文轉載自中外對話網站,原發表日期2010年5月17日。
※看中英文對照,並和中外讀者一起討論,請點此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