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實赤壁──沙塵暴 | 環境資訊中心
漫談環境與健康

真實赤壁──沙塵暴

2010年06月11日
作者:王智昱(義守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學系副教授)

圖片來源:news.yninfo.com蘇軾眼中的「赤壁」,在千古風流人物-周瑜及孔明等人英雄人物的襯托下,出現一段波瀾壯闊的場景:「亂石崩雲,驚濤裂岸,捲起千堆雪」;初讀這段文字,除了驚嘆文人下筆的豐厚多姿之外,只覺得以人類的渺小,即使見識如此的場面,恐怕對整個地球而言,也僅只是小小的局部性事件罷了。

然而,拜近代人造衛星科技之賜,從太空中鳥瞰地球,才愕然發現,蘇軾眼中的赤壁場景,竟是在西非塞內加爾河岸邊,在中國北方的蒙古大沙漠,以這麼大規模的方式在進行!差別只在於,捲起的並非是千堆「雪」,而是數以億噸計的「沙塵」!不論是從西非洲不毛之地薩赫勒地帶發跡,或是從蒙古大戈壁捲土而來,從衛星雲圖上看,都只見一片塵沙滾滾在地表涌動,鋪天蓋地,猶如從地獄湧出的黑暗幽魂,完全看不到塵沙下的生靈萬物!

如此的令人驚心動魄的畫面,就是沙塵暴。當我們由衛星上的觀點,沉降回到地面後,仍會對為如此大規模自然現象而驚悚不已!

沙塵暴的威力究竟有多大?舉個例子,每年,薩赫勒的沙塵暴都會將大約5-10億噸的塵沙,捲入到4千米的高空大氣層中,隨氣流在全球飄浮。這個塵沙的量,大概是一般大型火山噴發火山灰的30倍左右。如此大量的塵沙進入地球大氣,難怪對人類的健康、環境,甚至於經濟行為都會產生重大的影響。

對大部分台灣人而言,談到西非大規模的沙塵暴,感覺也許沒那麼深刻;然而跟我們生活上會有關連的,大概是中國大陸的沙塵暴了。中國的西北、華北、東北以及外蒙古地區,有著浩瀚連天的沙漠及沙地,面積可達100萬平方公里以上,是沙塵暴最常發生的地方。以季節來說,春夏之交的四、五月是沙塵暴最活躍的季節。因為此時冷暖空氣活動最為活躍,易刮強風,而午後至傍晚又是一日中空氣最不穩定的時刻;只要地面溫度夠高造就沙塵因熱空氣上升的條件,在加上強風颳吹,沙塵就極容易被捲入空中。以11級風力為例,粗沙(直徑0.5-1毫米)會飛離地面幾十釐米,細沙(直徑0.125-0.25毫米)則可被刮起2公尺高,粉沙(直徑0.05-0.005毫米)可上升達到1.5公里的高空,而黏粒之類(直徑<0.005毫米)則可升高到12公里的高空,順著氣流,開始跨洲界的旅行。

在中國北方產生的沙塵,經過千山萬水,飄洋過海來到台灣,強度當然跟沙塵暴的發源地相差甚多;雖然如此,大自然的力量是如此之大,對國人健康的影響還是很大的!

儘管能飛行數千公里來到台灣的沙塵顆粒都不大(平均直徑大概在2.5微米以下),但對於人們脆弱的氣管而言,影響仍然是分巨大。一般而言,直徑在4微米以下的顆粒,就可以隨呼吸氣流運動,因此有機會進入到肺部氣體交換區,讓肺部產生某些機能異常的現象。而直徑在2.5微米以下的沙塵,對人體的危害是最大的。依據紐約大學環境醫學研究所,人體暴露與健康研究中心主任Morton Lippmann的說法,如果微小顆粒讓肺泡發炎,釋放出有害的細胞因子,可能對老年人、兒童、心血管疾病、流感及哮喘病患者帶來危害。

沙塵本身的大小,已經會對人體產生影響,更遑論這些不遠千里跨國而來的浮塵雲團所攜帶的各類微生物,對人體所可能造成的傷害了。依據文獻報導,細菌和真菌都可以附著到浮塵上、隨著風力的擴散,在沙塵所及之處,引起民眾過敏反應和各種疾病;尤其是氣喘,這可能是最容易因沙塵暴而惡化的呼吸道疾病之一。很不巧的,這也正是台灣人的痛-兒童氣喘的發生率一直居高不下。

位於大陸東南,海角一隅,台灣這個原應「與陸無爭」的寶島,卻也難逃北方高壓下的沙塵暴侵擾,實在是再無辜不過了!話說回來,我們卻也應有防範之道,才不會讓沙塵暴影響了身體健康。

政府為國人健康把關,制訂放「沙塵暴假」的規範,目前在全世界只有韓國有相關的規定,因此算是走在世界的前端。一般呼吸道系統容易受到影響的民眾,還有老人跟小孩,在發生沙塵暴的期間,最好是避免外出。尤其是季節交替之際,溫濕度變化大,原本就很容易因發過敏、氣喘等疾病;若再加上沙塵暴來襲,空氣中懸浮微粒濃度大量升高時,有過敏體質的人容易誘發過敏反應,要特別小心。最好的方式,就是在家裡打開空調,或使用空氣濾清器,以避免與沙塵接觸的機會。非要外出,就乖乖戴上口罩或是護目鏡吧!還有一點,別用手揉眼睛喔,這樣就可以減少發生過敏的機會。

總之,在關心這大自然無邊力量的展現之際,也要把我們自己保護得健健康康的,這才是大天地互依共榮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