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鹽城市區出現大量「蠓蟲」 專家:對人畜無害 | 環境資訊中心
中國新聞

江蘇鹽城市區出現大量「蠓蟲」 專家:對人畜無害

2010年06月12日
摘錄自2010年6月12日 中國新聞網報導
本單元由編輯部摘錄每日重要新聞,讓讀者能快速掌握過去24小時內,台灣及世界各地發生的環境大小事,並作為環境事件的歷史紀錄。

近幾天來每到傍晚時分,江蘇鹽城市區會出現一團團飛舞的「蠓蟲」。鹽城市農委的專家12日解釋稱,這些「蠓蟲」其實就是灰飛虱,它會傳播病毒病,影響作物生長,但對人畜無害。

鹽城市農委植保站陳永明副站長表示,2010年灰飛虱的數量並沒有超過往年。由於前期濕度低,灰飛虱發育偏遲,前兩天的陰雨天氣有利于灰飛虱若蟲羽化,所以近期灰飛虱大量出現。灰飛虱有趨光性,到傍晚的時候市區照明燈光較強,會吸引大量灰飛虱小範圍遷飛入城。

陳站長說,灰飛虱不會對人畜造成危害。灰飛虱是一種重要媒介昆蟲,本身對作物危害性不大,但其能傳播多種病毒病,若控制不好會造成作物毀滅性損失。近年來在江蘇省已導致水稻條紋葉枯病、黑條矮縮病及玉米粗縮病大面積流行。

對於灰飛虱的防治,陳永明表示,要推廣種植耐病品種、覆蓋防蟲網,阻隔灰飛虱傳毒於秧苗,適期遲播、栽,避開或集中殲滅灰飛虱。另外,對這一時期的秧苗、玉米要連續用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