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光石化6月過環評 不可能的任務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國光石化6月過環評 不可能的任務

2010年06月17日
摘錄自2010年6月17日工商時報台北報導
本單元由編輯部摘錄每日重要新聞,讓讀者能快速掌握過去24小時內,台灣及世界各地發生的環境大小事,並作為環境事件的歷史紀錄。

國光石化開發案在民間股東「年底前不動工就撤資」及吳揆亦公開指示環保署國光環評必須要「更積極」,讓環保署背負極大的壓力。環保署近日密集召開審查會,但因國光石化對碳排放、溪口沿岸地形衝擊、千頃濕地恐消失、白海豚保育等環保議題說明,都無法完全說服環評委員,必須加開會議補件,因此幾乎已經確定無法趕在6月底前完成環評,是否會再引發國光民股反彈,有待觀察。

儘管環保署幾乎已動用所有人力進行環評審查,但國光對環境衝擊很大,引發環保團體抗爭、甚至揚言跳海,環保署只能依法定程序處理,部分爭議太大的關鍵,環評委員也不敢輕易點頭。

例如,國光石化為將全廠排放二氧化碳量從原每年2,400萬噸,降為1年1,200萬餘噸。但環評委員仍質疑,每年1,200萬噸對於台灣也是雪上加霜。再者,國光石化VOC(揮發性有機物)排放量推估每年為4,362噸,環保署空保處質疑排放量太高,不僅可能使我國承諾在105年VOC要減少31%的計畫跳票,更嚴重影響中彰投空氣品質,建議環評委員要求國光石化再平均減量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