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園區 犯罪溫床? | 環境資訊中心
公共論壇

工業園區 犯罪溫床?

2010年07月19日
作者:詹順貴(律師、中華民國律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環境法委員會主任委員)

不問名稱是科學園區或工業區,其設置與否與如何選址,原本應該有客觀的基準與做專業的評估,但為何從中央到地方,問題竟然層出不窮,甚至成為犯罪溫床?

此次多達四名資深司法官及二名中間人罕見全被收押禁見的何智輝行賄案,目前大家熱烈討論的焦點,都在其實早已是老生常談的司法風紀問題。但其背後因素──土地炒作的問題,仍少見著墨。

何智輝把農林公司位於苗栗銅鑼的土地,透過黨政關係向國科會施壓,硬塞給新竹科學工業園區,設為「銅鑼基地」。先後爆發何智輝貪污案與受理審判的法官收賄案;相同場景,和信辜家為了解套日益困窘的財務,也用高達4億多元代價,行賄當時新竹科學工業園區管理局長李界木與陳水扁總統,逼使國科會必須編列鉅額公帑予以先租後購其名下企業位於龍潭的土地,成立「竹科龍潭基地」。

後者,我們清楚知道花費高達100億餘元的人民血汗錢;前者,閒置迄今,涉弊的300多公頃土地徵收款與地上物補償金,浪費的金額,恐怕也不遑多讓。我們不解的是,全銜為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的國科會,不是應該最講求科學專業?怎會毫無專業原則可言?表面上國科會都會自訂一個遴選辦法,但印證竹科的宜蘭城南基地(需徵收私有的農地,逾基地面積三分之二)、中科三期的后里基地(不符區域計畫、影響農業安全與居民健康風險、環評被撤銷)、中科四期的二林園區(不符區域計畫、影響農業安全、徵收私有特定農業區土地,居民爭訟中),一再引起重大爭議與抗爭,如以國科會自訂的遴選條件檢視,幾乎都有矛盾不合之處,但為何仍能雀屏中選?背後是否都存在著政商關係與地方金權派系角力的影子?令人玩味。

中央已然如此,地方政府更任意藉經濟發展之名,動輒打著編定工業區(如苗栗中平工業區與後龍科技園區)或新訂、擴大都市計畫(台北縣土城彈藥庫擴大都市計畫、苗栗竹南大埔的竹科竹南基地週邊特定區計畫、新竹竹東二重埔的竹科三期特定區計畫與竹北台灣知識經濟旗艦園區特定區計畫、台中縣后里擴大都市計畫等等)的旗號,強徵弱勢農民賴以維生的農田,炒作土地。

縱令許多學者專家一再垢病,但因利之所趨,仍然層出不窮。發生這麼多弊端,加上近來這起發生在苗栗縣竹南大埔的徵收事件,為了逼迫農民就範,縣長劉政鴻不惜動用大批員警與怪手毁田剷稻,此一觸犯華人文化習俗大忌的殘暴行為,已讓近千名農民忍無可忍,決定在7月17日到總統府前的凱道守夜抗議。如果馬英九總統選前到農民之家的「long stay」,不是台語的「攏是假」,就不應在農民分別於6月23、30日二次北上總統府陳情後,仍只顧著到台東花國務機要費二萬元向陳樹菊女士買菜,錦上添花一番,而對這些農民的遭遇視若無睹,以致於變相鼓勵劉政鴻一次次採用更激烈手段報復抗議的農民。

馬英九不只應該站出來給個說法,更應該好好責令行政院立即修訂浮濫的土地徵收制度,並整飭國科會與經濟部工業局訂出明確的產業政策、嚴謹的園區設置條件與選址基準,並嚴格遵循,以杜絕不法政商關係與地方金權派系介入其中上下其手。否則,忍無可忍的人民,一定會更大規模的走上街頭,討回公道!

※ 本文原刊於2010年7月16日蘋果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