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市集‧一個未來 | 環境資訊中心
我們的島

一個市集‧一個未來

2010年07月19日
採訪、撰稿: 陳佳珣;攝影、剪輯:張光宗

許多有心的人,在台灣 各地推動綠市集,宜蘭、台北、台中還有新竹。從消費面著手,是一個可以著力的方式,更是理念推廣的平台,很值得在台灣許多地方推動...

567一個市集一個未來

每個月第一個禮拜六,新竹清大校園的湖畔綠地,有一個小型市集,跟一般市集不一樣的地方是,它很「綠」。標榜在地生產、環境友善,來自新竹周圍的農民所生產的作物,齊聚一堂。購買這裡的產品,就是投環境一票。

翠綠的小黃瓜、包心菜,當季的水蜜桃正新鮮!手工餅乾、果醬、烤餅、雨林咖啡...,從吃的到穿的、用的,種類繁多,能來這裡擺攤的,都是經過主辦的清 華學院精挑細選、實地拜訪,了解產品的生產方式和生產者的理念後,才能取得入場券。之所以挑選新竹附近生產的產品,鼓勵在地生產、在地消費,是為了降低食 物運送所使用的能源,也就是低碳食物旅程的概念。

主辦的清華學院執行長王俊秀認為,超級市場賣的物品,雖然又好、又便宜,卻是來自很遠的地方,這樣的產品不是剝削大自然、就是剝削農民,而在這種市場機 制下,許多對環境友善的小農,只能在狹縫中求生存。在全球暖化的威脅下,民眾可以透過購買在地農產的行動,減少食物運送所排放的CO2,也鼓勵小農,讓他 們有行銷的管道。

在市集裡,生產者遇到消費者,在購買過程中,消費者更了解生產者的生產過程,而生產者也獲得更多的回應與鼓勵。當生命遇上生命,生產背後的點點滴滴,在 言語交談中,分享與感動,正在蔓延。

採訪側記:

能像佛山有機茶的張月璘女士這般,無欲無求,生活過的去就好的茶農,實在少之又少,1.5甲茶一季只採收10兩茶,怎麼生活?許多茶農雖然有機耕作,但仍然會採用一些生物防制法,或噴一些有機的藥劑,收入對許多有機茶農而言仍然很重要,但張女士卻放任蟲啃食茶葉,如果鳥在茶園築巢,就做個記號,不採收那個區域的茶葉,以免親鳥棄巢。無我的胸襟與對大地生態尊重友善的態度,張女士讓我相當佩服。

※本節目將在週一晚間10點於公視首播,週六上午11:00重播

※節目內容及訂閱電子報詳見:我們的島節目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