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風的命運與機會 | 環境資訊中心
公共論壇

追風的命運與機會

2006年04月12日
作者:張維修(國家資產搶救連線召集人,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秘書長)

正當台北縣政府準備變更都市計畫,讓板橋的追風廣場成為市民共享的開放空間,國有財產局竟然要向台北縣府索價41億。這是值得大家觀注的案例,不僅是追風廣場從暫定的公共設施蛻變成公共空間的可能性,同時也關係到未來全台各縣市內公有土地的管理與利用的模式,更直接指涉近年來公有土地的私有化、豪宅化的危機趨勢。

板橋的追風廣場是國有財產局接收自前菸酒公賣局民營化減資釋放出來的公有土地,由於板橋新站特定區都市規畫程序的漫長,1999年,前縣長蘇貞昌向中央商借,以低廉的成本,簡單的鋪面改善工程,是目前全國面積最大的直排輪場地,24小時開放民眾使用。

首先,追風廣場是否維持「特二」用地,可蓋豪宅、旅館;還是要改變用地內容為公園廣場,目前廣大縣民聲音是缺席的。雖然,政府近年來強調社區自主由下而上的參與,但在制度設計上卻沒有任何的進步。依現行都市計畫法規定,縣政府將都市計畫公開在縣政府展覽30天,請縣民提供意見。可是一般忙於日常生活的縣民怎麼會知道這個關係自我權益重大的土地變更,正在徵詢縣民意見呢?

再者,掌握都市計畫最終變更決定權的都市計畫委員會的委員是誰,也應該透明化,同時讓市民團體的代表、社區的代表參與討論決策,落實真正由下而上的民主精神。都市計畫的審查過程也可考慮歐美模式開放有線電視現場直播,讓公共議題的討論有更廣泛的參與機會。如果,台北縣民有機會可以參與其中,建立更具自主性的公共意識,那麼追風廣場將有機會透過公共論辯,蛻變成一個包容異質、多元開放的公共空間;追風廣場變更案的市民參與過程也將會是社區生活邁向公共生活的契機。

其次,國有財產局作為一個公有土地的地權管理者,近年來的表現其實是嚴重的失職與無能,已經賣掉2500公頃大批方正的公有土地,幾乎都是位於都市裡最有經濟發展實力的中心地區。政府帶頭炒作私人建商的豪宅營利,根本無助於老舊社區的地方再發展,富者越富、貧者越貧,最後只是讓城市的兩極化趨勢更為嚴重。

況且,精華地區的公有土地不同於股票,一旦賣出去之後,天價都難以買回。公有土地與其閒置或未經規畫即倉卒變賣,地方政府善意的借用或代管,當然也是一種可行的暫時管理處置方案。以追風廣場為例,經過了5、6年左右的「追風實驗」,地方政府認為有需要把這塊土地拿來開放成為公園廣場,以符合長遠的廣大公共利益,那麼變更其都市計畫也未嘗不可。國有財產局管有公有土地的地權,而公有土地如何使用應該交由地方政府及縣市居民來決定,國有財產局應該鼓勵地方社區及地方政府積極向中央政府商借土地才是。

行政院應該支持鼓勵地方社區或地方政府,經過公共討論提出更好的更以公共利益為優先考量的利用方案。我們希望國有財產局辦公室中掛著大大的招牌:「促進地利」,此利應該是未來子孫長遠的公共利益,而不是只有炒作豪宅的新台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