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共同的亞洲──低碳無核的未來 | 環境資訊中心
公共論壇

我們共同的亞洲──低碳無核的未來

2010年09月28日
作者:趙家緯(綠色公民行動聯盟常務理事)

報章雜誌上一個個斗大「亞洲核電大躍進!」、「世界核電發展:增長點將集中於亞洲!」,核電復興彷彿蔚為風潮。而台灣的核電複合體更慣於再補上個「日本宣佈將於2030年前增進14座機組,以因應減碳需求」、「南韓大幅投資核電,並將推動技術輸出」的訊息,試圖以亞鄰的「官方」舉動,作為說服台灣民眾揚棄「非核家園」的理想。

9月18日與19日,來自亞洲各國的環保團體代表,將齊聚於非核亞洲論壇,分別從核電與地質條件、核電與氣候變遷以及核廢料等為題,共同思索如何突破核電迷思,迎向真正的永續能源。然而在此之前,並需先梳理亞洲各國目前遇到的核電威脅。

亞洲的核能產業鏈

根據統計,目前在東亞以及南亞兩區域,共有台、中、日、韓、印度、巴基斯坦7國擁有總計112座商業規模的核能發電機組,光日本一國即有54座機組。興建中的核電廠則有37座,其中22座位於中國,中國更規劃未來還要新增35座機組。日本政府也於6月宣佈,為達到減碳目標,將於2030年前增建14座核電機組。連原本未具擁有核電廠的越南與泰國,也分別規劃各興建兩座機組。依據國際能源總署推估,若要達到2050年時,將二氧化碳減半的目標,則全世界的核能發電數量,在未來40年內,應增加至今日的3.2倍,絕大多數的成長均在亞洲。

以上這些數據,均是各國的核電複合體朗朗上口的宣傳詞,意欲藉此架構起核電復興的浪潮,卻無視聯合國跨政府氣候變遷小組(IPCC)與國際科學院理事會(InterAcademy Council)指出「安全」、「核廢」、「大眾接受度」、「核武擴散」等因素,是核電作為低碳能源選項的最大限制。除以上廣為人知的4點以外,「鈾礦的稀少性與高污染性」以及「核電發展對再生能源與能源效率的排擠」,更註定核電是無法做為永續能源的選項。

被忽視的環境成本

「核電是能源匱乏的解藥」,核電的擁護者常掛口上宣傳,然而卻不願正視核能發電所需的鈾礦,同樣也面臨匱乏的危機。瑞士蘇黎世理工學院的Dittmar博士去年在arXiv線上期刊上發表的《核能的未來:事實與虛構》(The Future of Nuclear Energy: Facts and Fiction)一文中,即指出:「最快在2013年,全球就會面臨鈾礦枯竭的危機。」德國的能源監察小組於2006年的報告中,也同樣指出2020年後鈾礦供給會出現匱乏的情形。即使是推廣核能不遺餘力的國際原子能總署,據其2007年出版的鈾礦紅皮書,全球確知鈾礦蘊藏量為330萬公噸,而當前全球每年核能發電所需的鈾礦量為6萬5千公噸。因此在總裝置容量不增加下,既有的鈾礦蘊藏量,也將在50年使用耗竭。在鈾礦將比石油更早面臨耗竭的狀況下,擴張核電因應能源匱乏,是自掘墳墓。

然而鈾礦除了面臨資源稀少的問題以外,其開採過程,更衍生極為龐大的環境代價。今(2010)年1月時,法國的核電公司AREVA即坦承,於尼日的鈾礦開採過程中,造成了當地的輻射污染。在巴西的Bahia省的鈾礦產地附近,發現其居民的飲用水的鈾濃度,超過WHO標準的7倍。鑑於鈾礦開採過程中的種種問題,曾於1985年獲得諾貝爾和平獎的國際防止核戰爭醫生組織(International Physicians for the Prevention of Nuclear War,IPPNW),於今年8月舉辦的大會上,更通過呼籲全球停止鈾礦開採的決議文。

相較於國際社群,台灣於爭辯核電是否可作為減碳選項時,卻未能關注焦點延伸至前端核燃料提煉與鈾礦開採過程的衝擊。若依據國際相關資料庫推估,台灣目前運作中的6座核電機組,每年所需要的核燃料量為116公噸,相當於原料鈾需求量為984公噸。為了供應這116公噸的核燃料,開採、濃縮、轉化等過程中,共排放出約120萬公噸的溫室氣體,過程中直接與間接排放的污染物質,包括重金屬、粒狀污染物以及輻射物質等,約使1千人損失一年的壽命。在資源方面,則消耗944萬立方公尺的水,金屬礦物的額外開採成本為920萬美金,化石燃料的額外開採成本為更高達44億美金。

在上述一整串的數字之外,從以下兩件事情更可看出台灣核能發電在他國所衍生的環境代價。根據澳洲獨立週刊今年5月的報導,全球最大礦商必和必拓(BHP Billiton)任憑其旗下於奧林匹克壩鈾礦區的礦工,暴露於極高的輻射風險之下。且根據調查,該公司在接獲內部通報後,還涉嫌竄改監測資料。而去年7月,澳洲政府委託學者進行的調查,則發現鄰近知名的卡卡度(Kakadu)國家公園的朗奇鈾礦區(Ranger uranium mine),每天非法滲漏高達10萬公升的廢水至園區之中。

位於亞太地區的澳洲、哈薩克以及烏茲別克三國的鈾礦產量,佔全球的45%以上,各跨國礦業還對蒙古的鈾礦蘊藏虎視眈眈。因此,若能落實非核亞洲的理念,不僅確保免於核災的威脅,更是協助上述各國潛在礦脈周遭的民眾,保住其賴以維生的家園以及珍貴生態。

擁抱核電 阻礙能源革命

諸多支持核電作為減碳工具的人士,均持「核電可以作為火力發電與再生能源之間過渡選項」的看法,但此論點顯然與核電業者的見解不同。

法國核能公司EDF的執行長Carlo de Riva受訪時曾表示:「若提供再生能源誘因,將會替代碳交易市場的所提供的減碳誘因,因此使碳變得便宜,導致核能無法發展。」顯見核電與再生能源發展有其互斥性。而由美國佛蒙特法學院的資深研究員Mark Cooper於今年9月所發表《核電的政策挑戰:成本高漲與替代方案排擠》,分析結果指出法國在能源效率提昇以及再生能源發展上的成效,遠不及其他條件類似的歐洲國家。美國境內未尋求新增核電廠的州,在再生能源佔比上,是對照組的10倍;在能源節約成效上,亦達到3倍之多。此實證結果,再次印證所擁抱核電,將會扭曲與阻礙真正能源革命的達成。

推動非核低碳社會

當台灣強調願意肩負世界公民責任,削減溫室氣體排放量之時,卻選擇推動核電機組的延役與新增,不僅將衍生較其他國家更龐大的環境代價,更阻礙能源效率提昇與再生能源發展。

實際上,台灣目前的用電量中,有高達近5成的用電,都是為了生產耗能產品出口所需,因此,若台灣能推動產業轉型以及能源效率提昇,使2025年時,全台總用電量維持2009年相同,則只需落實當前保守的再生能源推展目標(於2025年時達到9千百萬瓦)以及選擇以天然氣發電替代傳統火力,則無須借重核能發電,台灣即有達到2025年時、將溫室氣體排放量削減至2000年的可能性,達到真正的非核低碳社會。

但倘若整個社會,決定受縛於核電複合體以及耗能產業的GDP魔咒,捨棄系統性的改變,則台灣永無邁向綠色經濟的契機。

※本文轉載自「台灣立報

作者

趙家緯

台大環工所博士,現為台灣環境規劃協會理事長、台大氣候變遷與永續發展國際學程兼任助理教授。長期參與台灣氣候與能源政策之公共討論,近期聚焦於台灣淨零轉型路徑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