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當年後勁反五輕】之二:25年遷廠空夢一場?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話說當年後勁反五輕】之二:25年遷廠空夢一場?

2010年09月25日
本報2010年9月25日高雄訊,特約記者朱淑娟報導

後勁居民反五輕設廠三年,最後在前行政院長郝柏村大批警力坐陣下,1990年9月22日宣布五輕動工,但承諾25年後高雄煉油廠遷廠。後勁人沒有忘記這個承諾,等了20年,眼看再過5年夢想就能實現。但種種耳語以及大大小小事件都顯示,25年遷廠的承諾未必會落實,後勁人的夢會不會只是空夢一場?

其實這一陣子以來,石油公會、以及高雄縣的仁武及大社工業區等五輕下游廠商,不斷透過各種管道表達如果五輕關廠,將波及仁武、大社工業區廠商停工,國家經濟受影響,也有超過10萬人將面臨失業。

高雄煉油廠廠長李順欽也於日前指出,到目前為止政府的承諾不變,也依當初承諾分三期陸續拆除廠房,今年9月1日又主動停了六座FCC廠,現在高雄煉油廠包括五輕在內還有20多座工廠。

不過李順欽指出,當初所有文件都只說「25年關廠」,但到底是以那一年做基準並未說明。他表示,五輕是1990年9月22日動土,但五輕真正量產的時間是1994年,因此要如何認定25年?中油會遵照政府的指示。

李順欽也認為,一般而言國外的輕油裂解廠運轉四、五十年都沒問題,如果五輕真的在25年就關廠實在很可惜。當時一輕配合政府政策在五輕動工日(1990年9月22日)停爐;二輕在1994年五輕投產時停爐,都只運轉約20年,相當可惜。不過他也強調,這是政府的政策,也沒有辦法。

事實上高雄煉油廠目前的態度是「且戰且走」,一方面成立「高廠遷廠小組」,依計畫做遷廠準備。另一方面成立「楠梓科技園區小組」,希望推動高雄煉油廠就地轉型,原有的250多公頃原地保留,轉型為生技、綠能產業。

除此之外高廠遷廠還有兩個現實的變數,高雄煉油廠有煉油、輕油裂解兩部分,現任國光石化董事長、前中油董事長陳寶郎原計畫,煉油部分轉到大林蒲、五輕年產50萬噸乙烯的生產量轉由國光石化(環評中)生產。不過,李順欽表示,煉油轉到大林蒲還有變數,而國光石化的開發也尚無法確定。

另外,林園石化園區內的中油三輕擴廠(正式的名稱是:中油六輕)正在興建中,產能從現在的23萬噸乙烯提高到73萬噸,按理說剛好可補五輕的50萬噸。

但林園工業區內的下游廠商因中油六輕而擴廠,中油石化事業部主任何麗君預估,未來南部地區的乙烯需求量是每年150萬噸,五輕關廠後,南部地區只有中油六輕的72萬、加上同樣位於林園工業區內的四輕38.5萬,需求還有缺口。

另外國光石化的開發案受到民間反對,未來是否能如期興建還是未知數。而目前林園鄉居民最擔心的是,如果國光石化蓋廠不成、五輕也必須如期關廠,政府勢必又會在林園工業區擴充產能。居民反映,這些年來不斷有消息傳出林園工業區附近土地將被徵收。果真如此,那倒霉的又是林園鄉的居民。

基於種種考量,中油的立場當然希望高廠能繼續營運,至少可以再多生產幾年。不過後勁居民要求政府落實2015年(民國104年)遷廠的態度相當堅定,未來的變化有待觀察。

高雄市議會副議長黃石龍在「後勁反五輕20年紀念晚會」上致詞時就說,中油從未放棄高廠繼續原地生產,他質疑:「25年還不夠久嗎?」

地球公民協會執行長李根政認為,高廠25年遷廠的承諾所衍生出來的包括產能、員工轉業等等,是政府早就要有計畫實施的,不是後勁人要承擔。他說:「如果政府的承諾都不算數,那台灣就沒有正義了。」

※ 本文同步刊載於作者部落格「環境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