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生態的潛力為何?彰顯台北生命力指標是什麼?一顆樹又有什麼生態意義?
為期一週的台北自然生態周活動特別於6月11、12日閉幕日在士林官邸舉辦一場開放空間會議,兩天的議題分別為「找回台北的生命力讓台北成為一個真正的生態城市」與「NGO應如何與政府、民間三方互動以落實生態城市的願景」,參與者針對議題提出許多有趣的題目進行討論。
開放空間會議,簡單的說,「就是一個拉長的喝咖啡時間」,開拓文教基金會執行長蔡淑芳這樣解釋。在國際會議中,與會者發現,他們得到最大收穫的時間,往往是在中場休息可以與其他與會者交換名片與心得的喝咖啡時間。那麼,何不把整場會議變成一段長長的喝咖啡時間呢?初次體驗生態議題開放空間會議方式的30餘人次參與者,多半是台北市保育與環境保護團體的成員,也有來自台北市建設局、林務局保育課的公務人員代表、學者、地理所學生、年輕建築師、與環保媽媽,他們圍成一個圈圈,自己發起討論題目,自己決定參與的討論小組,甚至可以當個小蜜蜂四處參與各組的討論,充分享受的討論空間與自由。
第一天的議題著重在「台北市能否能成為生態城市?」。每個討論小組不約而同都注意到了台北的公園綠地問題。與會者認為台北公園地表鋪上大量不必要的鋪面,水泥化的水岸工法,以及為了讓植栽一年四季保持開花狀態,每幾個月就將植栽連根拔起的施作方式,都是過分注重景觀,而忽視了尊重生態自然演替的法則。
另一個討論的共通點就是人在生態中的位置,與會者一致認為,沒有人就不需要談論生態問題,所以談到生態問題,就一定要將人的角色包含在內,環境教育也就更顯重要。「過去的小朋友都是在河裡摸蜆,現在的小朋友都是在噴水池玩水…」一位參與者透過描述台北市民的親水經驗,表達現代人與河岸關係的疏離。於是,找回昔日淳樸自然的生活方式,使今日的小朋友體認到自然生態的美好,從而愛護環境生態,便成為環境教育的理想面貌。
第二天討論的議題在於「NGO、政府與民間三方如何合作?」。由於過去與政府單位合作經驗的不愉快,因此討論「與政府合作面臨之困境」的小組討論特別熱烈,卻仍未找出一個三方合作的溝通管道或平台。
在第二天中午會議總結的時刻,與會者由討論小組回到大圈圈來,分享兩天來的心得。多數人對政府推動生態保育並不抱希望,但仍表示,只要NGO繼續行動,就是一份希望。與會者並約定在不久的未來邀集更多的生態保育團體,再次舉辦開放空間會議,更希望政府官員能夠參與,傾聽環保團體與市民的想法。
對於兩個議題,或許這一天半的會議無法提供解答,卻是個開始。今年世界環境日全球65個城市代表齊聚舊金山,簽署了城市宣言,當中宣示了城市做為永續發展的角色與義務,台北市也是簽署者之一。生態城市不會只是紙上談兵,而是未來一定要走的路。另外可以確定的是,台北城的永續發展,將會有更多民間力量參與其中,而NGO勢必扮演更重大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