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環團訪彰化芳苑 談環境訊息公開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中國環團訪彰化芳苑 談環境訊息公開

2010年10月28日
本報2010年10月28日彰化訊,陳韋綸報導

易曉武(右)與彰化環盟總幹事施月英談環境信息公開。「我的工作就是抗爭、抗爭、抗爭!」26日中國環保團體代表參訪芳苑溼地時,彰化環境保護聯盟總幹事施月英一席自我介紹,勾起兩岸對於政府訊息公開,以及環境運動甘苦的經驗交流。於上海推動環境信息公開的易曉武表示,中國政府公佈政府信息公開條例與辦法,然而政府機關資訊公開意識依舊不高。

應台灣環境協會之邀來台的11名中國環保團體代表,參訪面臨國光石化設廠危機的彰化,瞭解濁水溪河口溼地的生態與文化。負責接待的彰化環盟總幹事施月英表示:自己的工作即是抗爭,因為「如果前端(環境威脅)阻檔下來,如環保教育等後端工作便不必如此辛苦。」參與環評會議經驗豐富的她,以及協助民眾從事環境訴訟的易曉武,談及法規與制度「口袋」(大陸用語,即漏洞。)兩造經驗意外有著高度相似。

中國環團參訪芳苑溼地,面對強大東北季風。易曉武表示,中國政府於2005年5月1日公佈《政府信息公開條例與辦法》,鼓勵民眾參與公共事務,實施辦法卻留下兩個口袋,即涉及「國家機密」與「商業機密」不得公開。施月英則回應:中科三期開發單位亦以「商業機密」為由,拒絕公開廢水內化學物質。

黃埔江作為上海飲用水源,上海市政府曾頒布《黃埔江上游水源保護條例》,規定水源區周圍半徑5公里內,不得有化工相關產業。2008年曾有台灣公司設廠距離取水區僅有2公里,易曉武等人透過司法途徑,要求環評報告。然而環評內容卻未提及《黃埔江上游水源保護條例》,且水質檢測擅自將5級水竄改為飲用水標準的2級水,與水物局報不符。「但法院判決書直接將證據拿掉」,可見從事環境訊息公開面臨困難之重大。

此外,易曉武也分享,政府公佈環評會議時,可以任意選擇一家媒體。情況往往是:環評會議預告訊息會出現在當地報紙某個角落,這即是所謂的「資訊公開」。

施月英邀請中國環團代表,參與濁水溪口認股行動。施月英則回憶,參與中科三期,認為資料已經非常明顯,但環評還是過了。她鼓勵易曉武,或許能利用媒體、學生與公民記者,形成輿論壓力。她並邀請中國環保團體代表,參與第二階段的濁水溪口認股行動,不分國界,保護環境免於國光石化的侵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