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與環境的槓桿平衡 兩岸環保論壇生態旅遊大不同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發展與環境的槓桿平衡 兩岸環保論壇生態旅遊大不同

2010年10月31日
本報2010年10月30日台北訊,陳韋綸報導

27 日「兩岸環保與永續發展論壇」邀請台灣與10位中國各地的環保團體代表,針對災難應變以及社區發展,還有環保運動面臨的困境與突破,進行經驗交流。共計十日的參訪行程,中國環保人士的腳步,先後踏入宜蘭、美濃、七股與芳苑等社區,對於社區發展生態旅遊此題,27日論壇中,與會者們侃侃而談。

海南島生態村小眾知性的生態旅遊

海南島博學生態村林尤曼林尤曼來自海南島博學生態村。博學生態村為中國南風窗記者陳統奎2009年參訪台灣桃米生態村後的一個發想;今年,兩村正式締結姊妹村。博學生態村人口約莫 300人,鄰近火山口,盛產熱帶水果與蜂蜜。博學村原是傳統農村,目前則致力轉型,發展有機農業與生態旅遊。他以今年2月一次自行車賽為例,當時湧入 200多名媒體記者、參賽者與遊客,造成村落交通擁擠、垃圾量增加,餐飲服務達到極限,超出社區承載量。對於生態旅遊,林尤曼表示,「必須管理遊客數量, 正視生態極限,在達到經濟槓桿平衡的同時,使旅遊是知性的,遊客量是小眾的。」

忽略居民意見環境與文化承受衝擊

蔚然大連項目幹事程淑玲蔚然大連項目幹事程淑玲的組織,於2007年成立後便致力當地水資源保護,程淑玲曾投入大連碧流河與安徽青弋江水系以及當地文化調查工作。以碧流河流域為 例,當地村落具備編織漁網的古老傳統,以及百年石砌宅院、老街、驢車與玉米稈籬笆等地方傳統文化,而上游修建水庫,則對這些文化與居民習以為常的生活造成 巨大衝擊。「下游水田變成旱田,稻米種值轉為玉米、漁村卻無漁可補,而編織漁網即將成為絕技。」

程淑玲認為,在築壩過程中,忽略了資源開發的規劃,「政府未能聽見居民的聲音」,傷害了傳統文化與生活。「在無法從事漁業的情況下,居民開始從事海豹養殖,取海豹皮維生。

生態旅遊旗幟 擾動當地環境

北京自然之友寧榮菊則認為,發展生態旅遊時,「必須推動社區居民對旅遊產業方面行動。」這是生態旅遊的經濟層面。她認為生態旅遊必須符合當地民眾需 求,並且思考如何可持續地使資金進入社區,並為後人留下環境與文化資源。提及中國當前生態旅遊現狀,寧榮菊評斷仍處於初級階段,旨在培養人與自然的情感;2008年北京奧運之際,曾有《綠色奧運生態旅遊行動指南》,並於期間起到一定作用,卻也隨著奧運落幕而被人遺忘。她並提及,許多民間與政府部門,以 生態旅遊為號召,吸引大批遊客,卻對當地環境造成巨大擾動。「當前必須提昇公眾對生態旅遊概念的認識,以及生態旅遊體系的完整。」

廈門綠十字的張穎回憶參訪行程,提起幾個拜訪的社區,在生態社區、創意產業,以及民宿文化等有完整體系,並且非常注重細節。「中國並不缺硬體條件,但軟體十分欠缺。」

生態旅遊的前提不是觀光客

環境資訊協會環境信託中心主任孫秀如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環境信託中心主任孫秀如,以台東成功鎮經驗說明思考方向,生態旅遊是「生態中的旅遊,還是結合當地的旅遊方式?」先確保文化與環境的保留,再談發展。若以發展旅遊為首要而迎合觀光客,將會面臨削價競爭的問題,而資源融入後,也不易凝聚部落,規劃願景。

外力進入社區需要漫長時間,並且注重文化傳承。孫秀如提及,成功鎮部落青年面臨快速漢化危機,編織技藝傳承遭遇斷層,這些都是需要時間與堅持,因為「時間換取信任,之後就是堅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