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志工扛起環保──廈門綠十字張穎 | 環境資訊中心
綠色人物

在地志工扛起環保──廈門綠十字張穎

2010年12月17日
作者:陳韋綸

廈門綠十字創始者馬天南曾言,綠十字是一個從最基層、最小活動做起的草根民間組織。成立於1999年的廈門綠十字,過去十年間,便有超過10萬名廈門市民曾是該組織的志工,參與過廈門綠十字活動的市民,更是以數百萬計,可見所言不虛。10月應台灣環境資訊協會兩岸環保NGO論壇來台的張穎,正是該組織志工管理部門的主任。即便擁有上述為數眾多的志願者,一如其他環保NGO,感嘆「人還是太少!」

10年前一場颱風後,為了倒下的樹勸募,廈門綠十字成立了。之後,廈門綠十字推動垃圾減量與分類、發起無車日、參與去年哥本哈根氣候變遷會議以及投入汶川賑災,並且成為廈門第一個註冊的環保非政府組織,許多該市市民都曾參與該組織的活動。目前作為志願者管理中心主任的張穎,原本在天津擔任兩年教職,而後來到廈門,參與廈門綠十字志工。她笑說,經歷大學教育,清楚環保與公益,「但侷限於個人的身體力行,對於非政府組織運作,卻沒有一個明確概念。

在地人保護在地環境

投入這個廈門第一個註冊的環保非政府組織,張穎負責訓練志工,卻不侷限於環保範疇,這即是「耕與芽志願者訓練營」的目標。「培訓工作是培養對公民社會概念的理解,使公民社會能健全發展。」

近年,大學生成為中國推動環保事務,不可忽略的一股力量。然而,張穎表示廈門綠十字刻意控制大學生比例,而將招募志工的目標,放在當地的上班族。「(本地上班族)約佔80%,大學生不到10%,因為大學生人口的特點是有激情、但可能沒有太多的社會經驗。也是因為這個人口流動性大(指畢業後可能就離開廈門),相對來說,上班族就比較會有『在地人保護在地環境』的認同。」

女人當男人使 男人當畜生使

張穎感慨,其實青年進入環保團體的比例不高,且往往工作不超過三年。「環保團體裡,女性更多,因為男孩子有經濟上的壓力考量。」家庭與社會給予男性的壓力,迫使非政府組織內的男性,不得不考慮這「實際問題。」中國有句話是「女人當男人使,男人當畜牲使」,正好適用環保團體;幾年下來,留在環保運動內的,除了責任感使然、得到家人支持,身體也得負荷龐大的工作壓力。張穎坦承,來台前自己也幾經有過放棄的念頭,而台灣參訪,正好給她充電的機會。

參訪台灣 找尋中國環保路子

此次台灣參訪,她對台灣社區工作者印象特別深刻;無論是前往桃米生態村或是高雄美濃,「最大的收穫,就是感到這些人推動工作時,非常重視細節,整個氛圍是一種愛的教育。」而社區共同參與這種連結感,張穎認為,與活動招募志工的感覺,完全不同。

對於中國環保非政府組織,張穎認為與政府維持關係是非常重要的,「政府打醬油的錢不會拿來買醋」,必須了解各部門對於自身業務的考量,以及每個單位的思維與關係,找對單位,環保事務就有可能推展順利。「政府購買民間服務的概念還剛萌芽,我們發展階段比台灣晚了十多年。」然而,此次參訪給了張穎信心,「因為台灣經驗在你前面,學習過程有了路子,可以繼續往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