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塑政策:打破便捷慣習的新生活運動! | 環境資訊中心
廢棄物政策環評

限塑政策:打破便捷慣習的新生活運動!

2006年04月17日
作者:劉香君(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電影「花樣年華」中的張曼玉張曼玉在影片「花樣年華」中搖曳著一身合身旗袍,優緩地拎著小提鍋,穿梭在迂迴窄深的巷弄中。她不單是為了買一碗熱氣蒸騰的餛飩麵,更為了一場與梁朝偉的不期然相遇。張曼玉手中那樣一個輕巧的小提鍋,在影片中愈發顯出優雅與從容,像這樣的景象,是過去沒有塑膠袋的五十、六十年代常見的場景。當時人們上街購物,往往都是用翠綠的芋頭葉子包裹著魚、肉等各式生鮮,再用乾稻草桿輕輕一綁一提,隨手帶走;或是常見溫婉婦人隨身帶著一條條潔白美麗的手巾,可以包裹甜美的糖果糕餅,也可以包裹書本、隨身小物品等用品。

而今塑膠袋的誕生,取代了翠綠的芋頭葉子、輕巧的乾稻草桿、各式手巾、大小提鍋,成了輕便、防水、大量製造、用過即丟的石油年代包裝製品。

但這些方便製造、隨用隨丟的塑膠製品,卻成了近年來的大災難,因為塑膠具備不分解性及燃燒後產生有毒氣體等性質,使塑膠製品成了千年不壞的環境污染源,因此2002年7月1日環保署開始實施的限制使用塑膠袋,及限制免洗餐具的政策,成了台灣近年來影響民眾生活最大的環境政策。限塑政策的實施原是希望藉由政策的施行與罰則,改正民眾過度濫用塑膠袋與免洗餐具的習慣,就如同一度因為政策的實施與重罰,而獲得極佳效果的「取締酒後駕車」與「騎乘機車戴安全帽」的政策。限塑政策實行之後,的確收受不錯的效果,環保署於2003年6月27日公佈檢討報告,指出半年來購物用塑膠袋的數量減少約80%,相當於22億個塑膠袋;若扣除改用紙袋的部份,整體購物袋的使用量則減少了73%。塑膠或保麗龍免洗餐具的數量減少96%,扣除改用紙製餐具則只減少27%。限塑政策似乎已達到塑膠垃圾減量和改變民眾用過即丟的習慣。此外,限塑政策為商家每年額外增加2–4億元的收入,可謂發了一筆意外之財(購物用塑膠袋1元,但遠大於製作成本)。

但不可否認的是,多數的民眾至今仍舊無法養成自備購物袋的習慣,多付一元購買塑膠袋,對多數人而言一點也不會心痛。而今大部分店家早已再度提供免費塑膠袋,尤其在傳統市場一把菜、一隻魚就是一個塑膠袋的景況,更是隨處可見。日前環保署進行第二階段限塑政策的改善方針,更對限塑政策的罰則產生動搖,逐步縮減開罰的選項,使得當時風聲鶴唳的限塑政策面臨必須調整的景況。其實除了限塑政策的推展之外,要取得更有效率的成果,還必須找出取代塑膠袋之便利性材質的可能,方能事半功倍、 坐收成效 ,而生物可分解塑膠的出現,為此帶來一線希望。

塑膠的綠色概念

過去40年可說是石油的時代,生活中方便使用的塑膠製品都是以石油為基礎而來的產品,近來預估全世界的石油資源最多還能開採30年,面臨石油資源的逐日短缺,帶動石油短缺之際的原物料價格無止境飆漲,進而引起所有與石油有關的民生物資節節上升。除此之外,塑膠在人們的生活中雖然扮演重要角色,但這些帶來生活便捷的塑膠,其廢棄處理卻一直是環保中很大的問題。 例如,PVC具備不分解性、含氯及燃燒後產生有毒氣體等性質,使得環境中充塞著保麗龍、塑膠袋等塑膠,非但掩埋千年不壞,而焚燒卻是環境介質轉換而已,一樣會造成地球生態的負擔。因此,在不改變生活品質與習慣的前提下,尋找出可以乾淨、容易分解,同時又可以替代石油的新能源與新材質更是當務之急。

生物可塑膠即是在這個思惟與訴求下的產物,「玉米塑膠」是生物降解塑膠,其成分為聚乳酸(PLA),由玉米澱粉發酵產生乳酸,再經化學合成方法而得,具有生物互容性、生物降解性。該塑膠可在堆肥條件下,掩埋60-90天即開始被微生物分解分解,一年後幾乎完全分解為二氧化碳和水,即使放入焚化爐燃燒熱值僅塑膠的六分之一,可以確保焚化爐的壽命。然而,在生活中普遍化仍有經濟面與社會面的限制。

限塑的另類思惟

自2002年7月環保署實施限用購物用塑膠袋的政策,目的是為了強化消費者的環保觀念、降低塑膠袋之使用量,為此並規定限用範圍內的商家,均不得主動提供塑膠袋給消費者,消費者如有需要,業者則會以1-5元不等的金額另外收費。而今對於限塑政策的修正建議可將指定開罰業者的罰款,與購買塑膠袋的所得,用於環保工作或公益用途等專款專用的做法,才能達成當初政策制定時的立意。

為了健全限塑政策,更應進一步搭配完整的配套措施,環保署刻正進行廢棄物政策環評計畫,亦針對此項政策提出幾項替代修正方案。

例如:在目前須付費取得的購物用塑膠袋,可以採用隨袋課徵環境費方式進行,提高目前塑膠袋的售價;或取消塑膠袋的厚度規定,及內含環境稅於購物用的塑膠袋中,並逐年提升環境稅率。也可將販售塑膠袋的費用專款專用,且作為環保教育基金。或將垃圾隨袋徵收費內含於塑膠袋售價中,可提供後續作為垃圾專用袋重複使用的設計,改善目前垃圾袋中,袋中有袋的重複浪費現象。如此限塑政策之修正方向,將減少塑膠垃圾的責任,真正移轉到消費者與業者身上,讓人們體認到任意污染環境所必須負擔的成本,更願意自發地改變生活習慣,實行一場對環境更友善的新生活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