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 | 環境資訊中心
生物簡介

2010年12月15日
作者:企鵝

Dear,

許久未提筆寫故事給你,或許你曾急切地等待,或許你也早已經忘記,不過那都無妨。故事太過雕琢,難免顯得太過蓄意,偶爾拾起一個,細細究底,方才覺得有趣,不是?

早上把連續忙好幾天的稿子、報告、簡報什麼的,一樣一樣結束。有時你不由得不覺得「莫非定律」的神奇,明明是不同地方來的要求,可是他們居然不約而同地要求在同一天前截止交件。於是,我又過了幾天昏昏沉的日子,直到今天早上。

前些日子,買了一個玻璃水瓶,放在書桌旁,這樣可以省去常常去倒水的麻煩。細頸的,挺漂亮,只是在清洗時才發覺麻煩,那弧狀的造型讓我洗不到瓶底。想想,乾脆去找支刷子,就像實驗室裡常用的那些,邊想著,就邊想到以前剛進實驗室時,通常小朋友一開始只能負責洗瓶子的工作。

我認識的老師裡有一位特別嚴謹,甚至包括這種洗瓶子小事。應該這麼說吧,對他來說,洗瓶子並不是件小事,曾經聽他說過,連瓶子都洗不好,怎麼做實驗之類的如何如何。那時,想在他那入門的學生,第一件是就是教如何洗瓶子,畢竟對他們那種以ppb為最小單位的世界裡,即使眼睛看不到的汙漬,都可能決定了實驗的成敗與否。

去買刷子的路上,陽光出來了,路旁的一棵桑樹吸引了我的目光。並不是因為它長得漂亮,而是它初生的果實,在陽光下顯得鮮紅欲滴。不過我們都知道桑椹好吃的顏色該是什麼,這時的顏色,是連白頭翁吃了都會皺眉頭的酸。

桑樹,在老家也種了幾棵,而也消幾棵,滿滿的桑椹在與鳥分食之後,仍然多到摘也摘不完。摘完桑椹,手指上常常會染了它汁液的紫紅色,而前來分食的那些小鳥更不用說,它們常常搞到滿頭滿臉,嘴邊的羽毛也被染了色。

如果小鳥也會舔舌頭,那末,牠們應該會舔舔嘴邊,弄乾淨後,然後繼續埋頭苦吃,畢竟過了時節之後就沒了。可惜牠們的舌頭不夠長,染了色的毛,該怎麼弄乾淨,或許得很努力地洗澡,然後理毛。幸好我也準備了二個大池塘給牠們,總之,在桑椹時節裡,家裡附近的白頭翁,總是在嘴邊帶了點紫紅,一看就知道誰最近來偷吃過。

桑樹,是桑科植物,而桑科是一個好大的科,無花果呀,榕樹呀什麼想得到想不到的,都是跟桑椹是親戚。而跟桑連在一起的,除了桑椹外,便是蠶了。養蠶寶寶作自然觀察,幾乎是大家國小時的共同的記憶,只是我總不記得最末那些越生越多的蠶是去那了便是。

蠶,其實是一種蛾,蠕動而軟綿綿的身體,大概也令不少怕蟲的人, 一想就頭皮發麻。只是關於中國養蠶的故事,倒是很多。《史記》提到「嫘祖始蠶」,她老公黃帝很利害發明了一堆,而嫘祖則發明了這項影響中國數千年民生經濟的養蠶事業。

而神話並不只有這則,而牛郎與織女的故事中,織女便也是把蠶從天庭帶下人間。而也有一則是這麼說的,有一家父女相依為命,父親在有一天受命去戰場打仗,家裡只剩這個女兒跟一匹馬。女兒很想念父親,於是跟馬說,你呀,如果去幫我帶父親回來,什麼我都答應,嫁給你都沒問題。這匹馬一聽到,什麼都不管了,便衝去把父親給找了回來。父親回家看到女兒,問說怎麼了?女兒便說了她跟馬許的諾言,而那匹馬每天就喜滋滋地在外面跳呀跳的,父親心裡覺得不悅,便把馬給殺了,然後剝了馬皮,在庭間晾著。

這個女兒不但喜歡亂許諾言,而且還挺皮的。有一天,她踢著那張馬皮說,「你這匹笨馬,居然還想娶我當老婆。」,突然間,馬皮被風吹起,捲起女兒不見蹤影。父親找了好幾天,最後在一棵樹上發現馬皮,而女兒卻也變了蠶。

這是晉朝《搜神記》裡《馬皮蠶女》的故事,而那棵樹,就是桑樹了。

而在桑與蠶這個民生經濟發展後,桑樹林變成了鄉間的代名詞之一,因此有了「雞犬桑麻」。桑樹林,也變成男女約會的一個地方。在《詩經》裡,〈鄘風.桑中〉這麼寫的。

爰采唐矣,沫之鄉矣。
云誰之思?美孟姜矣。
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宮,
送我乎淇之上矣。

爰采麥矣?沫之北矣。
云誰之思?美孟弋矣。
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宮,
送我乎淇之上矣。

爰采葑矣?沫之東矣。
云誰之思?美孟庸矣。
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宮,
送我乎淇之上矣。

桑林中

去那裡採菟絲呢?沫城的鄉野呵。
知道我在想誰嗎?孟家的美女呵。
她等我在桑林中,邀我去上宮。
回來,送我到淇水之東。

去那裡採小麥呢?沫城之北呵。
知道我在想誰嗎?孟家的美女呵。
她等我在桑林中,邀我去上宮。
回來,送我到淇水之東。

去那裡採蕪菁呢?沫城之東呵。
知道我在想誰嗎?孟家的美女呵。
她等我在桑林中,邀我去上宮。
回來,送我到淇水之東。

譯者:賈福相

因此「桑中之約」,用來指比喻男女祕密的幽會。只是後來,桑林裡的歌聲卻被轉義成了亡國之音,而有了「桑間之音」這個成語,意指靡靡亡國之音。而「桑間濮上」,從原本的青年男女幽會、唱情歌的地方變成了指淫風流行的地方。

因為桑與人們生活的貼近,連帶的在文學或故事裡也占了不少地位。

當然,你或許就會聯想到「絲路」,它是西漢時的張騫出使西域開闢的路線,橫越歐亞,而串起兩大洲的經濟、文化、宗教,甚至族群間的交流。西方因為東方的絲稠而醉心不已,而東方則因為西方的工藝、宗教及風俗等等而驚艷。

兩者互取所需,但也同時企圖了解對方的秘密,也因此傳說中拜占僧侶由中國偷運蠶蛹帶回國,西方才開始有了自已的絲稠。而絲路漫漫長煙,唐朝王之渙的《涼州詞》寫著「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如畫的詩句間,其實也暗喻著路途漫長,歸途無期呀。

而絲路間的傳奇也自然層出不窮,像依附著羅布泊而存活的樓蘭國,最末因為羅布泊的消失,而淹沒於沙漠之中,直到被挖掘出來前,只存在於傳說之中。自然環境的變化,影響了文化的發展,決定了生命的存續與否。樓蘭美女的出現,給予了人們許多的想像,而樓蘭,彷彿是位於歐亞大陸間的復活節島般,仍然存在著許多神秘,不過我們都已經知道是什麼造成了樓蘭與復活節島的毀滅。

瞧!小小的桑椹果實裡,其實藏了那麼多故事。故事,是說不完的,只是看你是否聽膩了我的桑間之音而已。

 

【桑樹小檔案】

  • 英文名:Mulberry
  • 學名:Morus alba Linn.
  • 科名:桑科(Moraceae)桑屬(Morus)
  • 別名:黃桑、荊桑、白桑、家桑、桑材仔、鹽桑仔、娘仔桑、蠶仔葉樹、蠶仔桑、蠶桑、蠶仔樹、桑葉、冬桑葉
  • 簡介:原產於中國大陸、台灣、琉球。遍生於中低海拔山地及平原。落葉大灌木或小喬木。枝幹佈滿皮孔;葉子有闊卵形及掌狀裂葉形兩種,葉緣有銳鋸齒狀;初春新葉與花同時綻放,雌雄異株,只有雌株會結果實;果實為多花聚合果,呈橢圓形、長橢圓型或長條型;三月底至四月成熟時先由綠轉紅再變紫黑色,稱為「桑椹」。桑樹全株用途廣泛,樹皮可以作為造紙原料或是作成繩索利用;木材質堅實而緻密,常用做農具、樂器及作為雕刻用材;枝葉煮水喝,具解暑清涼作用,葉可以養蠶;根部表皮有一層薄薄的白皮,叫做『桑白皮』,是相當寶貴的生藥,對於支氣管炎、氣喘、止咳、動脈硬化、高血壓等等有效;成熟果實可生食、釀酒或製成果醬果汁等,傳統的中國醫學用它來治療血虛、便秘、頭髮及頭暈目眩等疾病,桑椹實在是一種優良的保健食品。
  • 資料及圖片來源:后里國中教務處校園植物網站

 

※本文與合作刊登

作者

企鵝

台灣水鳥研究群成員,鳥故事杜撰者,以科學的角度觀察候鳥來去,嘗試以文字記述環境變遷,鬻字維生是理想,但常不可得。

>>個人部落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