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因應氣候變遷 智庫提「共生數位化」願景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台灣因應氣候變遷 智庫提「共生數位化」願景

2011年04月04日
本報2011年4月4日台北訊,鄭香君報導

近年來氣候變遷是全球大眾關注的議題,國內的祐生研究基金會亦投入大量心力進行多項計畫研究。該基金會樂觀表示,台灣在國家氣候風險評估方面,排名為76名是全球國家前40%、以人口數而言則是前10%,若把握契機採取行動,便能減低災難對台灣的損害。

祐生研究基金會日29日前在台北舉辦「永續之前‧明天之後」研討會,召集多方的專家學者齊聚一堂,商討氣候變遷調適策略,該基金會董事長林俊興於會中發表研究成果,提出「共生數位化」的未來願景。

共生數位化生活 建構人類新文明

林俊興指出,所謂「共生數位化」,是在資源有限的未來生活中,力求低資源消耗、人類與生態環境建立緊密有效的依存關係,並將這些學習新知透過數位化系統傳遞出去,讓更多人知道環境共生觀念,並實踐之。舉例來說:應用原住民的共生智慧於極限環境生活,或者學習植栽品種的挑選與種植維護、居家與野菜生活供應系統、堆肥系統的處理等等方式,藉著自產能量來因應未來氣候災難的調適生活。

林俊興表示,未來不僅是能源問題,更是要改變生活型態,才能徹底地解決能源失衡的情形,因此應當力求降低生活慾望與需求,然而這也將是人對環境的耐受度的一大考驗。面對能源有限的未來,要更有效率地運用農業社會種植糧食的智慧、原住民與環境共存的採集觀念,將這些生活智能再度開發出來,才有生存的展望。

上述觀念,就是以具備循環的永續視野來面對氣候變遷。林俊興並指出,目前的《永續發展基本法》(草案)將社會、經濟和環境三面向獨立分開闡述,但欠缺循環的概念,無法看出永續的全體性。他認為宏觀的永續觀,應要更貼近大自然環境,注入循環特性,才能落實並發揮主導作用;同時,也要建構循環型社會與經濟體系,讓社會資源結構、經濟體本身的產出、輸入,有完整的考量以逐漸形成封閉的循環系統。

IPCC報告沒有具體應變作為

氣候變遷下,人類如何減災?圖為凡那比颱風災情,照片來源: Formosa Wandering。具有國際權威性的IPCC氣候變遷評估報告,在面對全球氣候變遷所引發的極端暴烈化天氣現象,卻無法明確指出氣候異變的緣由,以致無法有效地領導各國採取有效的應變作為。因此,祐生基金會自2004年開始投入氣候異變模型研究,「氣溫升降推估模型」不僅納入農業文明、工業社會時代人對環境的影響,也將時間軸往前拉回40萬年前,將大自然本身的變化因素列入,全盤地來看待全面的氣溫週期變化。

根據祐生基金會所建構的氣候異變模型推估,在全球氣溫上升的過程,氣候將呈現暴烈化現象,造成沙漠化地區擴大等危機,並且以去年英國提早降雪、澳洲大火及大水等災難例子,印證了去(2010)年的預測:去年年中是全球全面暖化、全球沙漠化的開端,其引發的災難,不僅改變了自然環境,也將嚴重破壞既有的社會結構,一些歐美先進國家將逐漸走向沒落、人為發展的趨勢也將有不同以往的走向。

未來需要以掌握時間、培養智能為主軸的研究

研討會上,主講者和與會來賓熱烈討論出,「時間」、「智能培養」將是未來面對氣候異變最重要的兩大要素。唯有徹底掌握我們有限的時間,並且轉化運用傳統智慧,藉此來改變現世代民眾的窠臼思維,乃至於下一代的面對環境資源的思維,才能建構出人類的新文明。

針對於氣候變遷,祐生基金會不僅進行研究預測,亦在福隆地區設置乙座生活研究中心,實驗各項生活方案來具體落實共生化的可能性。今年,該會將持續辦理研討會等活動,將實驗結果、研究報告呈現讓社會大眾參與瞭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