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資十年功】關懷公共工程 環境版維基解密 | 環境資訊中心
環資十年特刊

【環資十年功】關懷公共工程 環境版維基解密

2011年04月17日
作者:蔡錫昌(台灣環境資訊協會專案執行)

資訊中心的成立,是希望能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將環境新聞透過數位資訊無遠弗屆的傳遞,打破被鎖在「黑盒子」裡邊的環境議題,提昇人們的問題意識並親身參與在各項環境議題當中,可以說在 2000年成立之始便扮演著類似維基解密的角色。

公共工程開發對環境的衝擊

早期台灣為求經濟快速發展,在欠缺詳盡規劃與充足預算的窘境下,貿然實施10項建設(1974-1979)與12項建設(1980-1985),儘管以事後論來看這些建設造奠定了台灣經濟奇蹟的各項基礎建設,但當時當任財政的李國鼎先生認為這些建設能獲致成功不過是「歪打正著」、「十二項建設大部分只有項目,沒有經過具體研究,也沒有完成期限。而且,它與十大建設如出一轍,宣佈時不知財源何在。」,這種粗糙的開發思維在高度民主的社會是難以想像的,然而弔詭的是,類似的現象經過這麼多年依舊存在著。在這樣重大建設開發資訊不透明公開的黑盒子,正醞釀著日後自然環境崩盤的禍根。

根據銘傳大學建築系的王价巨副教授表示,不當開發的惡果潛伏期約為15年,在這段15年的蜜月期過後,自然環境會將無力負荷的壓力藉由各種形式釋放而出。自1996年賀伯颱風過境後,人們透過新聞煤體首次見識到土石流的威力,也才了解到以往人定勝天的開發模式減損環境所能承載的能力(例如:水土保持的能力、自然河川氾濫的能力)。或許,經過921地震與2004年閩督利颱風帶來的七二水災後至今仍不堪使用的中央橫貫公路就是最好的例證。

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的應對作為:生態工法、生態工程的濫觴

高雄捷運R9站(照片來源: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

在天災仍頻、民間環保意識高漲的脈絡下,工程會於2002年導入生態工法,試圖將之作為追求經濟與環境間平衡的權宜作法。所謂生態工程源自於德國以及瑞士,最早由德國的阿爾芬‧塞菲特(Alwin Seifert)在1938年提出生態工程的概念,希望在整治河川的同時,能夠以接近自然、廉價的方式,並保持自然景致。而美國生態學家奧德姆(H. T. Odum)在1962年提出「生態工法」的名詞,並主張對自然環境的變更,應採用最少的人工能量,以維護棲地系統的自我更新能力。1989年生態學家威廉‧米契(William J. Mitsch)更闡述生態工法的觀念,是運用生態系之「自我設計」能力為基礎,強調透過人為環境與自然環境間之互動達到互利共生的目的。

推動生態工法的立意良好,但無奈國內行之有年的工程實務與工程教育卻無法即時跟上,工程界在無所適從狀態下做出的工程徒然招來國內各界、民間環保團體更為嚴厲的批判,讓工程會必須2006年將生態工法政策更名為生態工程,避免讓人誤會該政策僅停留於施工方法的層次,而是要將視野拓展至工程規劃設計乃至於可行性分析的階段。這現象也反映出好的政策要走得長遠,需要明確的立法來規範行之有年欠缺生態觀察的工程手法,以及紮根厚實的基本教育來調整工程思維。

民間團體VS工程會:從對抗走向合作

如何讓不永續城市轉變為生態永續城市,成為都市發展重大課題。圖片來源:我們的島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以下簡稱本會)當然在上述的過程中也沒有缺席,除善盡民間環保團體的監督之責外,自2003年起也透過數位資訊傳播的專業來協助工程會做好資訊平台(即當時的「全國生態工法入口網站」),政策宣導、將良好工程實務經驗透過網站形式進行傳播,並邀集國內外學者專家撰文探究工程永續設計之理念與實務改善之具體步驟,將民間團體與公部門的互動模式從既往水火不容的強硬抗爭,融入理念一致則合作推廣的柔性色彩。

而自2008年工程會發展出「永續公共工程節能減碳白皮書」作為國內公共工程的指導方針,引起民間環保團體一片譁然,擔心在新脈絡下既往好不容易經營起來的以生態為核心的工程設計思維,會被節能減碳為核心的材料、工法等太過膚淺的減碳數字所取代。因此本會與其他21個單位(水患治理監督聯盟、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中華民國荒野保護協會、中華民國自然步道協會、台灣生態學會台北工作站、台灣生態工法發展基金會、雲林環保聯盟、桃園縣環境保護協會、綠色公民行動聯盟、台灣土地倫理發展協會、財團法人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綠黨、台灣生態學會台中工作站…等)串連,將民間團體的關切行於說帖並拜會工程會副主委陳振川先生。

上述這份說帖分為三大觀察、三大訴求,分別為:

觀察(一):因強調「節能減碳」政策側重單一
觀察(二):生態界與工程界的對話機制未受到鼓勵
觀察(三):「替代方案或零方案」,未納「節能減碳」績效

訴求(一):主動「與民對談」
訴求(二):資訊公開、民眾參與
訴求(三):優先建立「永續公共工程」的審議及檢核評估機制

工程會副主委陳振川先生在民間環保團體拜會的當下表示:「會仿造『綠建築標章』的方式,訂定出『永續公共工程標章』,在這之前則需要先擬定『永續公共工程指標』,作為標章頒發的依據;目前預計今年(2008)年底前先訂出指標,標章的作業程序,則預計於明年(2009)年中完成。」

而永續公共工程指標涵蓋的面向,陳副主委認為預計包括:LCA產品生命週期評估、維護管理、耐久性、最小合理營建規模、高效能再生材料、自然保育、機電設備節能、太陽能等再生能 源配置、土方平衡等,並表示:「我們會從重大公共工程先推,然後階段性地慢慢影響到所有的工程,也會在後續的發包機制中要求納入。」。

至於民間團體所關切的生態環境衝擊,陳副主委則表示基礎生態調查或是工程基地的人文背景調查工作要儘早進行,避免發生類似樂生事件的狀況。也唯有同時具備 了「環境保育」、「經濟發展」、「社會公義」三個面向的完整考量,才稱得上真正的「永續公共工程」。

而自2009年初到2010年末這兩年,本會在上述三大觀察與三大訴求的原則下,持續與工程會進行資訊平台「永續公共工程入口網」的合作經營,希望能透過完善機制與互動窗口的建立,以及藉助資訊公開、民眾參與形式,讓民間團體從旁協助工程會,落實「永續公共工程」,達到人與自然永續的核心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