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年前還在念博班,和「傳播學生門陣」的成員為了對外宣傳媒體改革理念,對內強組織化運作與意識共識,共同籌劃、發行了「傳學鬥電子報」。而當我們開始熱衷於新的媒體技術作為社會改革的方式時,就接到朋友傳來的「環境資訊電子報」。
那是一個「電子報的年代」,雖然網際網路開始出現,帶給社會改革無窮的想像,但畢竟還是個「1.0」的時代,不僅互動性差,html語言的網頁設計對許多人更是十分困難,於是BBS及電子報,提前帶領人們進入「偽Web2.0」的年代,特別是電子報的簡易編輯,並能夠把資訊「熱到家」的特質,受到不少人青睞。
雖然,包括共筆、書籤、RSS,和直播等各項網路技術的陸續出現,電子報早已逐漸沒落,但「慶幸」的是,大眾媒體同步墯落,也使得網路媒體,即使是「電子報」仍有存活的空間,於是「傳學鬥」電子報仍然評論著媒體亂象,而「環境資訊電子報」依舊提供國內外的環境資訊與深度報導。
於2000年正式發刊的「環境資訊電子報」由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發行,是一個以「環境專業」的網路媒體,主要內容在於蒐集國內外環境議題相關剪報,同時也進行環境新聞的報導,以作為環境資訊與環境運動的溝通平台。雖然一路走來經常必須面對資金與人事的問題,但也逐步得到社會的肯定,不僅是環境生態圈重要的資訊來源,同時也和苦勞網一樣獲得主流新聞獎項的肯定。2007年11月,環境資訊電子報以「從『踢碳抗暖化』觀點評析當前政策與趨勢」入圍卓越新聞獎新聞評論獎,而在2009年,則得到卓新獎第三屆「社會公器獎」。
不過,環資電子報並不是第一個報導環境議題的「另類媒體」,1980年代包括「綠色小組」、「第三映像」、「文化台灣影像工作室」等團體拿起攝影機,在街頭、在災區、在農村、在工廠紀錄當時的風起雲湧的公民行動,以影像的方式紀錄台灣底層生活及社會運動的發展,同時作為政治與媒體抗爭的工具,但這些廣泛的政治反對運動中,環境運動與紀錄的表現相當顯著。透過影音的紀錄與流通,不僅解構政治權力的神話,終結強人歷史的專斷論述,更進一步成為反叛工具,擔負起教育組織群眾的功能。
這幾年網路媒體更為發達,環境新聞的報導也有了更多出口,八八水災發生後,部落客、社區工作者成立「莫拉克新聞網」持續關心災後重建的議題。另一個值得注意的發展則是,從聯合報記者離識的資深環保記者朱淑娟成立「環境報導」部落格,以一人之力持續報導環境新聞,並且開啟了台灣Freelancer、獨立報導的可能。
不過,最顯著的是2010年6月,由公民記者「大暴龍」傳出的「當怪手開進稻田中」的新聞,幾天內,不含轉貼與轉寄,光是點閱率超過15萬筆,民間團體也發 起「反對科學園區擴大徵收連署」,共計數千人參與,同年7月17日農民夜宿凱道。而這則公民新聞也帶動了許多公民記者與公民媒體作後續報導,也有主流媒體因此注意此事,底層農民的聲音也有機會受到社會及政府的關注。
必須說明的是,這樣的發展絕對不是一則公民新聞就能促成,而是整體民間社會多年壓抑抑與對抗的積累,但值得注意的是,現在諸多新聞頻道的收視百分點僅在0.5左右,換算成實際的收視人口也只在十萬人上下,換句話說,台灣大部分的大眾媒體已逐步走向「小眾」,影響力也日漸勢微,這意味著,包括環境資訊電子報在內的另類媒體,將有更大的施展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