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資十年功】為環境發聲 記錄環境議題歷史的資料庫 | 環境資訊中心
環資十年特刊

【環資十年功】為環境發聲 記錄環境議題歷史的資料庫

2011年05月01日
作者:莫聞(環境資訊電子報主編)

「真正的關懷來,自於真實的了解與深刻的體認」,這是環境資訊協會工作夥伴,最常銘記在心的一句話。在這樣的想法之下,「環境資訊中心」與相對應的《環境資訊電子報》在2000年4月17日同時誕生!

彼時,網際網路正興起,1995年以弱勢、人文、草根等議題為主的《南方電子報》證明了公益發聲透過網路實踐的可行性;以勞工、社運議題為主的《苦勞網》也於1997年成立;而諸多環保團體、學者專家們深刻的環境議題觀察與建言,則散落於各自經營的網站或個人Email信箱(甚至仍有前輩辛苦的用傳真發送新聞稿)。總之,環境議題缺乏有效地傳遞網絡,也缺乏讓大眾認識環境議題「眾聲喧嘩」的簡易窗口,環境資訊中心的成立,正是希望補足這一塊園地。

到目前為止,環境資訊中心與電子報已經每日更新、發行了11年。發布的訊息涵蓋環境政策、生活環保、公害污染、動物福利、環境經濟、能源、生態保育、土地、水文與永續發展等等各面向。紀錄的環境事件不僅在台灣,還包括中國、亞洲其他國家,以及美歐非、太平洋國家等。

環境資訊中心以「為環境發聲」為宗旨,對環境資訊的界定包括(一)環境的資料,包含環境變化的資訊;(二)環境對人的影響;(三)人對環境的影響。在這三大範疇下,透過支薪人員/不支薪志工的參與,以及組織內外跨團體、跨領域的合作,每天更新國內外環境新聞報導與摘錄內容、環境專欄、環境節日專題、環境時事評論、環境副刊、綠色課表與行動參與等單元,不僅提供即時的環境新聞訊息、也提供較深入的主題文章、輕鬆抒情小品、以及民眾參與環境事務的管道。

年度回顧與前瞻 建立每年環境事件的縮影

值得一提的是,環境訊息量在許多人投入耕耘下累積了可觀的資料量,這些資料雖已按照既有的單元各安其位,卻仍不免讓初次接觸環境議題的人如霧裡看花,面對紛雜的資料無所適從。為了補足這一點,資訊中心自2001年起,每年歲末年終之際的「環境議題回顧與前瞻」系列,是每年最重要的重頭戲。

規劃這樣的單元,除了透過回顧當年重要的國內外環境新聞,檢討過去一年發生的環境事件,再次省思環境問題與我們人類之間的關係之外,也透過對新年度環境議題的前瞻,點出值得關注之議題,展望新環境議題的未來。
此外,也希望透過這樣的工作累積,能為讀者提供一個簡易的縮影,對歷來環境事件的變遷,花最短的時間就能掌握大致梗概。

當然,這個工作從2003年起改成從主編精選改為開放讀者票選,並將結果發布主流媒體,也是嘗試經營一個公民與環境新聞對話的機會。

資訊從資料的呈現,到讓人願意接受、願意打開Email信箱、點開連結,進而願意參與互動及回饋,過程中充滿軟/硬體方面的挑戰。最近一次2010年的十大環境新聞票選,總共有將近5000個網友參予,是過去以來人數最多的;但相較於網站每天13000-14000人次的點閱,以及電子報18000名訂戶,仍有努力的空間。

為了接觸更多讀者,讓更多人願意閱讀環境議題,這幾年來資訊中心嘗試針對不同的讀者群、不同主題、不同的發報頻率,發展成相關報系,包括《地球日電子報》、《快樂動物電子報》、《白海豚119電子報》,累積的訂戶已達80,000多人,算是一個數量上的突破。我們自我期許未來要更加精進,產出更多擲地有聲、撼動人心的內容,讓讀者產生質的轉變。

2009年,卓越新聞獎「社會公器獎」頒給環境資訊中心,證明了這樣一個社會各界長期經營的園地,一個不受商業利益、政治算計干擾的環境媒體與資訊平台,是符合社會上的需要與期待。

然而,這是所有曾擔任過編輯志工,或幫忙做新聞剪報、翻譯,作第一手現場報導的人,都花了許多精神替環境發聲的成果。環境資訊中心若真的有扮演守護環境的功能,都要歸功於這些努力、願意在課餘、工餘時間付出的工作人員,期待您也來加入我們:出錢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