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樂葉真神奇 抗氧化好幫手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芭樂葉真神奇 抗氧化好幫手

2011年06月15日
摘錄自2011年6月15日聯合報高雄報導
本單元由編輯部摘錄每日重要新聞,讓讀者能快速掌握過去24小時內,台灣及世界各地發生的環境大小事,並作為環境事件的歷史紀錄。

高雄區農業改良場發現,看似不起眼的芭樂葉,其所含的多酚種類與含量,絲毫不比進口蔓越莓遜色,尤其是農改場篩選的品系,總多酚及總類黃酮含量,分別為蔓越莓的3倍及2倍高,抗氧化效果一級棒,農改場已著手開發活性更高的芭樂葉產品,預計今年就會推出。

塑化劑事件後,讓民眾對天然健康食品更加重視。高雄區農改場副研究員李穎宏99年9月起,逐步系統性的分析芭樂葉所含成份,再與進口蔓越莓做比較,結果發現芭樂葉是「平凡中的瑰寶」。

助理研究員陳正敏說,如果比較維生素C的含量,土芭樂大於泰國芭樂及奇異果,套用一句廣告詞,「土芭樂才是真正有神!」李穎宏說,古書上記載,以曬乾的芭樂葉泡茶可以治腹瀉,如果以新鮮葉子搗碎敷於患處,具有消炎作用,可見古人很早就發現芭樂葉的效果。

農改場比對各種不同的芭樂品系葉片,結果發現由農改場篩選的品系,其總多酚及總類黃酮含量,分別為蔓越莓的3倍及2倍,進一步分析,檞皮素醣苷及楊梅素醣苷等活性黃酮醇含量時,更發現存在芭樂葉的含量,遠高出蔓越莓約10倍之多,而抗氧化活性也呈現了相同的結果。

很多民眾平常就經常採集土芭樂葉泡茶,李穎宏建議採集時最好以嫩葉為主,而且一定要注意農藥殘留問題,經曬乾再熬煮,口感及效果都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