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6月28日
摘錄自2011年6月28日中國時報報導
本單元由編輯部摘錄每日重要新聞,讓讀者能快速掌握過去24小時內,台灣及世界各地發生的環境大小事,並作為環境事件的歷史紀錄。
全球許多城市在做都市計畫時,都致力於營造便利汽車行駛的環境,但歐洲各大城市卻反其道而行,千方百計要讓開車進市區的人付出高昂代價,忍受百般折騰,迫使駕駛人改採其它對環境較無害、對行人與居民較友善的交通方式。
奧地利維也納、德國慕尼黑、丹麥哥本哈根,已劃定大塊區域禁止自用汽車通行。西班牙巴塞隆納和法國巴黎則縮減汽車車道,擴大腳踏車的通行空間。
在交通尖峰時段開車進入英國倫敦或瑞典斯德哥爾摩的市中心,則要支付可觀的「塞車費」(Congestion Charge)。過去兩年,數十個德國城市加入全國「環保區」網路,只允許二氧化碳排放量低於一定標準的汽車進城。
有些城市對新建大型購物中心和公寓大樓的停車位數量嚴格設限。路邊停車位也逐漸從市區消失。慕尼黑雖然是汽車工業重鎮,但近年來市區正逐步蛻變為「步行者天堂」。
丹麥首都哥本哈根的「歐洲環保署大樓」,規畫有150多個腳踏車停車格,卻只劃設一個汽車停車位,而且專供殘障人士使用。
在瑞士第一大城蘇黎世,市政府在進城的幹道上增設紅綠燈,刻意讓開車上班族走走停停,不堪其苦,希望藉此促使他們改變通勤方式。
蘇黎世的行人穿越十字路口不必再走地下道,軌道電車操作員可以變換交通號誌,使汽車停下讓電車先行。瑞士國會議員有91%是搭乘電車上下班。
蘇黎世交通主管費爾曼指出,在自行車陣與行人之間,汽車只能走走停停,當局不給開車人方便,目標在為行人取回公共空間。他說,開車的人約占去115立方公尺的城市空間,行人只用到3立方公尺,相較之下,對行人極不公平。
歐洲許多城市是在汽車發明之前建立,道路泰半較狹窄,原本就難以負荷龐大車潮。歐洲政府與民間對溫室氣體減量態度積極。此外,歐洲汽油價格相對較高,大眾運輸系統相當完善,更有誘因鼓勵民眾放棄自行開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