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能為環境變遷做一件事:台南七股,護沙工作假期 | 環境資訊中心
享綠生活

我也能為環境變遷做一件事:台南七股,護沙工作假期

2011年10月09日
作者:孟琬瑜

你知道台灣西海岸的沙灘正快速地消失中嗎?就像捍衛著七股潟湖的三座陸連與離岸沙洲正面臨逐漸破碎、萎縮與瓦解的命運;七股潟湖也持續地淤塞、陸化 縮減著面積。

你知道未來某一天,黑面琵鷺最大的越冬棲地很可能會消失;我們很有可能再也吃不到肥美的虱目魚、鮮蚵、文蛤…;而屬於鹽分地帶的幾個臨海社區,也可能都將面臨遷村的命運。

毒辣刺眼的南台灣艷陽,隨著我們在沙地上蹣跚而行,隨著雙手勤快地插竹枝、編柵築籬...逐漸減弱,從交織著潮浪掩退的微細波紋、與水鳥行走足跡的沙丘上...,迅速往西側的海峽撤退。

下午上工時滾燙的沙地,僅存赤著腳也可以耐受的餘溫。我們肩起剩餘的幾梱竹枝,提著籃框、拖曳著工作完成的疲憊與釋然,往陸地與文明的方向撤離,一如隨著陽光增強盛放、而在向晚漸弱光線中閉合的馬鞍藤。

我望著左前方不遠,矗立在頂頭額汕上的國聖燈塔,想起佳琪曾說,這裡是台灣本島的最西邊。我們努力睜大雙眼,卻也只能眼睜睜目送流逝的,正是八月二十日這天,全島最晚沒入海平面的夕陽,與最後的一道落日餘暉。

清晨六點不到,小咕嚕小瑀魚一骨碌地翻起身,沒半點起床氣,我們揹起昨夜整理好的背包離開家門,前往車站。除了兄妹倆的生理時鐘原來就是「早起的鳥兒」,也因為阿德和我向他們預告了這兩天的七股護沙之行。

從前年11月去七股看黑面琵鷺、住民宿、乘竹筏遊潟湖、登網仔寮汕、認識鹽田與鹽業歷史之後,兩個孩子就不時問我們,何時可以再去七股看黑面琵鷺?住那間從窗口就可以望見旭日自地平漁塭間升起的房間?也是從那次旅行後,我們注意到七股海岸保護協會與青輔會、台灣環境資訊協會合辦的青年壯遊、七股護沙工作假期,心頭開始醞釀了下一次的七股之行,就以行動支持海岸保護,來參加護沙工作吧!

因為一家四人都落在年齡限制範圍之外,剛開始為報名問題困擾了一下,後經幾次寫信詢問,確認暑期可以開放親子參與的一梯次,終於成行。也讓往年都是隨夏季到臨往中高海拔「反降遷」,而秋季才「降海」的我們,史無前例地在八月份來到台南七股,體驗海岸沙洲的艷陽曝曬。

高鐵抵達沙崙站,轉乘台鐵電聯車,抵台南後站。帶領護沙工作的解說員佳琪已在馬路對面等待我們會合。參與工作假期的另外三位則分別是來自台北的國中教師佑熏,以及一對來自高雄正要升大二和高一的兄弟,宏諒和宇森。

佳琪駕車穿越台南市區,隨我們指認著魚塭中覓食的高蹺鴴,爆出連連驚呼,進入位於北邊的七股。轉過龍山宮、循著小路前行,來到七股海岸保護協會,與等待我們的另兩位工作人員,來自台南將軍的大三暑期實習生幸姿、及在仁德長大的環資協會工作假期負責人昭蕊會合。

海岸保護協會最初成立於當地居民團結起來捍衛家鄉土地,阻擋七輕與濱南工業區進入七股,保留土地生機。確定七輕與濱南工業區出局之後,則結合漁村特色,發展生態旅遊。

後因長期觀察發現七股的三座沙洲:青山港汕、網仔寮汕、頂頭額汕逐年往內陸後退,面積縮減;而全台灣最大潟湖的水位也逐漸淤積變淺。在2007年初開始,先後結合縣政府、北門社區大學、環境資訊協會,展開編竹枝攔沙的護沙行動。

MG_0448黑面琵鷺保育中心的七股地圖.JPG許多人在乍聽「護沙」一詞時一定跟我有著相同的困惑:為什麼需要「護沙」?沙要怎麼「護」呢?沙洲為什麼會退縮?為什麼不直接栽植木麻黃防風林?身為北門社大工作人員與海岸保護協會解說員的佳琪,以簡報為我們詳細解說與闡釋。

先從潟湖與沙洲的形成說起。

七股的海岸沙洲形成於曾文溪上游的侵蝕沖刷,在海岸淤積成泥灘地。泥沙受到沿岸潮流的影響,順著海岸開始堆積成沿海沙洲,古稱「鯤鯓」。海岸沙洲(或礁石)與陸地之間圍成的一片水域,就是潟湖。潟湖又稱「內海」,至今台灣的西南沿海還留有「倒風內海」與「台江內海」的古地名。沙洲之間的窄小缺口,是潟湖與外海相連、潮水得以進出的「潮口」。

潟湖為什麼重要呢?

潟湖提供生物豐富食物與良好棲息地,是珍貴的濕地;能提供河流宣洩排水、蓄洪;具淨化水質功能,是極佳的沿海養殖場;防止風浪直接侵蝕陸地,保護海岸;當地居民大多依賴潟湖,養殖、魚撈維生。

在佳琪的簡報中,幾張疊合著過去與現在沙洲變遷的空照圖,從1898年、1966、 1975、1985、 1994、1998、2001、2007,到2010年,呈現著海岸沙洲逐年往東南方、朝著陸地遷移靠攏,且逐漸窄縮的事實。如今潟湖水域面積僅剩餘三分之一。而最近幾年之間,隨著沙的流失,沙丘上的防風林也逐漸枯萎與倒塌,或因浸泡海水而陸續枯死。沙洲不只變窄變小,也不斷變矮與變薄,不僅無法支撐防風林,也即將失去抵擋外海風浪捲入,屏蔽潟湖與內陸村落的功能。聽到這裡,所有的人心情都是沉重的。

小咕嚕大半場時間幾乎都能靜靜坐著聆聽,融入佳琪阿姨的解說;而原來在一旁玩著窗帘、走動式學習的小瑀魚,竟然也安靜地聽完這一段,並且在筆記紙上畫下了沙洲的變遷。

沙洲為什麼會發生這些改變呢?

DSCF7051瑀魚看了佳琪阿姨的簡報解說_在筆記紙上畫下海岸線退縮的示意圖.JPG

簡單地說就是環境的變遷。除了每年固定受季風吹襲、颱風侵襲這兩項自然因素;又因六零年代曾文溪上游興建水庫、攔砂壩,使得出海口的海岸沙洲失去沙源補充;七零年代的抽沙填海造陸;另因北邊漁港興建水泥堤岸,突堤效應造成海流的改變,向內淘走沙石;以及近來原為養灘施作的抽沙工程,抽沙位置不當,反造成沙洲破壞與崩解;近年因全球氣候變遷,颱風往往帶來暴潮,更使侵蝕加劇…。

為挽救潟湖與沙洲消逝,曾經嘗試過哪些方法呢?

政府單位有較充足的經費來源,通常使用以下兩個方法:

投擲消波塊,做為離岸潛堤;但水泥消波塊破壞海岸景觀,且無法長久維持,所費不貲。潟湖抽沙清淤,可用於填補漸矮的沙洲;但工程單位若抽沙位置錯誤,反而會造成沙洲崩解。

民間團體則採用在沙丘上手工編柵與植生護沙的自然工法。

先以編柵方式留住沙,再利用梅雨季前在沙洲上種植馬鞍藤等定沙植物。沙丘夠紮實以後,未來才有機會重新種植木本植物防風林。如果貿然植樹,剛開始沙會迅速往上堆積,但缺乏其他定沙植物,不久之後樹木會被沙窒息,往後沙洲還是繼續流失。

手工編柵使用的材料是木樁、竹枝、以及綁牡蠣的繩索。先用重機具在沙地上打下木樁,在兩根木樁之間綁上兩條繩,再將竹枝插入沙地。再從原繫繩處各綁一條繩索,與原繩間隔交叉繞過竹枝,將竹枝固定在兩條繩間。為了後續持續監測護沙效果,會在木樁上留下記號標記,未來只需測量樁柱剩餘高度,即可知留下沙量。

DSCF6804佳琪為我們示範一段需要重新補強編籬的竹柵的.JPG我對於竹柵編籬攔沙的由來與效益感到好奇,於是問道:編竹枝護沙這樣簡單的護沙方法,是來自過往經驗累積或者反覆實驗得出的結論?

佳琪說,早期縣政府曾經嘗試使用其他材料,以黑色塑膠網攔截沙。剛開始效果還不錯,但是當沙丘越堆越高,有重量的沙會將塑膠網壓垮,待颱風來臨時沙丘潰堤,還是留不住。

而編竹柵的方式,其實來自潟湖漁民累積的生活經驗與智慧。為了在潟湖養殖,必須先「養灘」,使沙洲較為密實。編織這種有間隙的竹柵,可以減緩風速,飄沙會在竹柵的兩側留下來,不會造成潰堤。而且往後只需用同樣方式持續編籬修補竹柵,維護方便。也是目前實作經驗中,最能有效攔截飛沙的方法。

午後,佳琪先帶我們參觀黑面琵鷺保育中心,躲避下午三時之前的當頭烈日。

三時以後,出發前往七股最南邊的陸連沙洲頂頭額汕。將工作用具裝入籃框,分工搬運竹枝,往沙洲前行。

IMG_0471抵達陸連沙洲頂頭額汕_下車準備上工.JPGIMG_0474扛著竹枝籃框往沙洲前進_背景是台灣最西端國聖燈塔.JPG

沙洲上散布著一排排高度參差不齊的木樁、竹樁,與被沙子掩埋得只剩末端,風化、灰白的竹枝。從竹、木樁的剩餘高度,可以推測每一排竹柵攔截沙的效果。果然沙子都在竹柵的兩側堆積成丘,證明了有孔隙的竹柵編籬,反而是最能阻擋無孔不入的風,減緩風速,留下微小又有重量的飛沙的功臣。也印證了「越自然的技術效益越好」! 

為了抵擋強烈陽光直接曝曬飲用水,阿德用幾把竹枝搭成帳篷蔭影遮蔽。

DSCF6797用幾綑竹枝為飲用水搭成小帳篷.JPGDSCF6815以竹枝編柵護沙.JPG

小咕嚕與其他大人一起專注地聽解說,看懂了佳琪阿姨的編柵示範,躍躍欲試地跟阿德合作著插竹枝、拉繩打結。小瑀魚幫著插了幾根竹枝,便開始玩起沙子,脫了涼鞋在沙地上奔跑起來。

DSCF6813小咕嚕和把拔合作編籬_拉繩打結.JPGIMG_0484小咕嚕正忙著用一綑綑竹枝搭竹屋.JPG

工作間休息的時候,小咕嚕注意到爸爸用竹枝搭的帳篷,突然心生靈感;他勤快地搬動著一捆捆竹枝,決定來搭一間「竹屋」。搭成了竹屋,小咕嚕找小瑀魚一起躲進竹屋裡,躲避烈陽。我明白孩子的想法,在過去許許多多的旅程中,他們常和爸爸一起收集著現地的自然物,動手搭建一間稻草屋、漂流木屋、石板屋、泥屋…,來表達他們對那個地方的情感與認同–「自然為家」。 

IMG_0480正在編柵的幸姿和我.JPGIMG_0495咕嚕瑀魚一起躲進竹屋裡面.JPG

因為工作中貼近著竹柵,呈蹲踞姿勢,我聽見海風呼嘯著穿過繩索與竹樁的縫隙,咻咻地嘶鳴著難以精確形容的口技。風,颳起細細的沙子,靜靜在汗濕的皮膚上黏附,也跑進小瑀魚的眼睛。遠遠地,我聽見小瑀魚叫媽媽,說嘴巴和眼睛都進了沙;但是我暫時無法放下手邊正在編柵打結的繩索,只好請她等等我。等我編結完成,小咕嚕已經用飲用水洗淨附著了無數細沙、長了灰毛似的雙手,幫妹妹撥去眼睛周圍的沙粒;而妹妹正在努力地「吐沙」—吐出吃進嘴裡的沙子。

小咕嚕無意間在沙灘上發現一個碩大的橘紅色陸蟹軀殼,似是台灣最大的陸蟹「兇狠圓軸蟹」。阿姨解說道,抱卵的母蟹們會在月圓前後幾天,從海岸林爬過沙灘,下到海中釋卵。可能是在越過沙洲的漫長路途遇到天敵死亡,而未能成功降海的個體。好奇的小咕嚕就在沙洲上來回逡巡,不斷尋找著是否還有兇狠圓軸蟹的殘驅。

IMG_0491下午五點半_我們完成的第一道編籬.JPGDSCF6825用完了編籬的繩索_合作拉開捲尺_測量累計今天下午的編籬總長度.JPG

毒辣又刺眼的南台灣艷陽,隨著我們在沙地上蹣跚而行,隨著雙手勤快地插竹枝 編柵築籬…,逐漸減弱;從交織著潮浪掩退作畫的微細波紋、與水鳥行走足跡的沙丘上…,迅速往西側的海峽撤退。

下午上工時滾燙的沙地,僅存赤著腳也可以耐受的餘溫。我們肩起剩餘的幾梱竹枝,提著籃框,拖曳著工作完成的疲憊與釋然,往陸地與文明的方向撤離;一如隨著陽光增強盛放,而在向晚漸弱光線中閉合的馬鞍藤。

IMG_0499下午六點四十分_測量今天工作的成果_完成了七十點四公尺編籬.JPG  MG_0504以馬鞍藤為主的綠色植物是定沙功臣_但黃色的寄生植物菟絲仔也一面吮乾牠們的生命_這是一場植物世界的角力.JPG

IMG_0507國聖燈塔 台灣本島的最西端.JPGIMG_0508台灣本島最晚入海的夕陽.JPG

抬頭望見左前方不遠,矗立在頂頭額汕上的國聖燈塔,想起佳琪曾說,這裡是台灣本島的最西邊。我們努力睜大雙眼,卻也只能眼睜睜目送流逝的,是八月二十日這天,全島最晚沒入海平面的夕陽、與最後的一道落日餘暉。

漸暗的天色中,小白鷺正從東邊的天際,陸續返回鷺鷥林夜棲;而俗稱「暗光鳥」的夜鷺,也剛從鷺鷥林起飛覓食去。

隔天清晨,我們六點鐘起床,一同散步到龍山宮去看一早剛從港口上岸的漁獲,順道認識潟湖和漁塭孕育的魚鮮。馬路旁的潮溝邊,就生滿了耐鹽分的紅樹林植物海茄苳;潮溝邊窄小的泥灘地,時有招潮蟹和彈塗魚活動;在七股,這些生活在潮間帶的生物,原是如此尋常!

 3七股的朝陽從魚塭間升起.J馬路邊的潮溝長滿耐鹽份 伸出呼吸根的海茄苳

IMG_0584沒想到就在馬路旁邊緊鄰的潮溝可以看到彈塗魚.JPGIMG_0589馬路旁潮溝邊緣泥灘地就是招潮蟹的家.JPG

早晨我們從南灣碼頭搭乘膠筏遊潟湖,一面豎耳聆聽解說,一面吃著烤鮮蚵和虱目魚乾,並登上網仔寮汕。在防風林當中,就有許多兇狠圓軸蟹掘的洞。

DSCF6924一對蚵農夫妻正在他們的浮棚上工作.JPG DSCF6933船家蔡媽媽幫大家烤鮮蚵和虱目魚乾.JPG

行船中令我們十分驚愕的是,短短一年半不見,頂頭額汕與網仔寮汕之間的潮口附近,一段沙洲因為抽沙位置不當,竟然造成崩解潰決,導致潮口變寬!

黑面琵鷺保育中心一張明鄭時期台南沿海地區的地圖 當時的倒風內海現已陸化消失 台江內海僅剩北門與七股潟湖

離開潟湖上岸時,我回想著沙洲工作中的感受,以及當地漁民說道二十年間潟湖的漁獲量銳減,顯示環境破壞、棲地消失的事實。

沙洲存在於風與沙的動態平衡,隨著季風、潮汐、海流、河流的搬運堆積、與人類活動…的角力,不停地變動。也許有一天,沙洲真的會消失,史冊中記載的「台江內海」最後遺址–七股潟湖,真的會淤塞與陸化…。也許正如華視新聞雜誌採訪工作假期時,滿頭白髮的八十歲志工阿邊婆無奈的喃唸:「海不是我們的…、海不是我們的…!」大海終究會討回人類向它借走的一切。而我們所做的,試圖在狂風與長浪侵襲的間隙,延緩沙的流逝與潟湖消失的速度,放在地球的時間尺度當中,也不過是微渺的滄海一粟。

然而,藉由這趟工作假期,提醒我們的或許是土地真實的意義與價值,是對於人類集體行為的反省。不管是關乎當地居民生計的養殖漁業,或是一趟最具在地特色的美食之旅,或者我們心目中屬於生態旅遊範疇的溼地賞鳥、賞蟹,或者是國際級的水鳥保育…,如果失去了沙洲的庇護,不管是在地居住或營生,都將是問題,更別提潟湖美景與旅遊。我們,恐怕都無法從依存的土地與常民生活當中抽離,自外於環境變遷的問題。 

DSCF6903濱刺麥果實和它的影子_濱刺麥靠風吹_沙地上滾動_以及海飄散播種子.JPGDSCF6904蔓延吧, 馬鞍藤!體驗過護沙之後_對於耐鹽分的定沙植物會油然升起一股疼惜與敬意

從工作假期回來後兩天,利用午餐時間外出,去主婦聯盟採買晚餐食材。回到家後仔細檢視一包文蛤標籤上的說明文字,又驚又喜地發現,竟然是來自七股潟湖!彷彿,其間隱藏著絕妙的啟示。

—如果我們持續對環境漠不關心,未來快速消失的不僅是假日的風景,恐怕連餐桌上的食物,都成問題了吧!

後記:

小咕嚕將沙洲上遺留的凶狠圓軸蟹殘軀撿了回來 阿德耐心將蟹殼浸水 洗去細沙 放在庭院艷陽下曝曬 讓腥味散去 然後以白膠漫漫黏合每一個關節 現在成了凶狠圓軸蟹的標本了


 

※ 本文轉載自作者部落格「薄雪草記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