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形精神 世代傳承 水牛的消失與重生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無形精神 世代傳承 水牛的消失與重生

2011年10月17日
摘錄自2011年10月16日中國時報報導
本單元由編輯部摘錄每日重要新聞,讓讀者能快速掌握過去24小時內,台灣及世界各地發生的環境大小事,並作為環境事件的歷史紀錄。

台南後壁的土溝農村曾經以「最後一頭水牛」為號召,凝聚農民改造農村,打響名號;一批台南藝術大學的學生也加入行列,幫水牛「起厝」,打造新家。如今水牛沒了,水牛精神卻生根土地。

呂耀中等4位南藝大的前後期畢業生,退伍後,選擇繼續留在這個偏僻的小農村,分別開了兩家藝術與設計公司,召喚更多年輕人投入農村改造的藝術行動,成為新時代的「水牛之子」。

民國90年起,一群土溝村的青壯輩農民開始關心農村營造,他們不願看到農村衰敗,幾番腦力激盪後,從兒時記憶找回農村價值,當時村裡的清秀伯還養著全村僅剩的一頭水牛,就以「最後一頭水牛」為出發點,進行一系列農村復興的改造運動。「水牛是一把鑰匙,打開了社區營造大門,也凝聚了村民的認同與感情。」當地社造要角、前土溝村長張佳惠說,全村只有一千多人,過去極盛時期,曾經養了3百多頭水牛,幾乎家家戶戶都養水牛,水牛和農民的情感很濃厚。透過水牛的概念,重溫昔日的回憶,重新找回人與人的感情,找回農村的人情味,也發現社區有多麼美麗,肯定自己的生活空間,「有了認同,才有自信,才有尊嚴。」

土溝居民邀請石雕師雕刻水牛,打造水牛公園,成為居民共同活動的地方,也是土溝村的精神象徵,並且整理與修復老農車,舉辦一系列水牛或牛車有關的活動,包括牛車踩街、為水牛祝壽等,社區活動的演講台特別搭在牛車上面,連前副總統呂秀蓮等官員都曾在牛車上致詞。

土溝農村文化營造協會總幹事蘇朝基也說,全村都為了水牛動了起來,未來當地農特產品也可打出「水牛牌」名號,「水牛成為土溝的象徵,連我們協會的圖案與名片上面都有一頭水牛標誌。」張佳惠說:「我們希望能傳承的是無形的水牛精神,不是有形的水牛。最後一頭水牛消失了,社區的志工反而都變成老牛了,水牛精神永遠不會消失。」

不僅是土溝村民化身為「水牛」,就連曾經參與社造的外來年輕人,也變成了傳承水牛精神的力量。68年次的呂耀中,綽號「小黑」,原本是台中都會區長大的小孩,但身上的黝黑膚色,就像農民經歷風吹日曬的印記,注定愛上農村的宿命。他從研究所一年級就參與土溝的農村改造行動,有一年,颱風吹倒了清秀伯的牛棚,呂耀中帶領學弟妹為水牛蓋新家,以失傳將近40年的「傳統土埆工法」興建,整個過程寫成《水牛起厝》一書,也得到青輔會的「青年公共參與獎」社區行動類獎項。

四個大男孩來自台中、高雄與屏東等地,不約而同都選在土溝繼續築夢,彼此合作,有人負責建築與設計,有人負責藝術策展。他們發揮所長,號召青年籌組「田園藝術特攻隊」,以公共藝術設計涼亭、座椅、農用棚架等設施,提倡「優雅農夫生活運動」,顛覆傳統社會對農村的刻板印象,讓農村注入青春、時尚與藝術的力量。

土溝,一個曾被忽視的地方,一個曾經被傾倒廢土的農村。因為一頭水牛扭轉了命運,喚回了社區共同的回憶,也帶來了更多年輕人的活力。如今這股力量仍在繼續延燒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