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2007年夏天,台灣環境資訊協會開始舉辦澎湖東、西嶼坪生態工作假期,規劃及籌備過程中,認識許多同樣對於澎湖具有美好想像及願景的人,特別是一群在望安利用發展生態旅遊的方式推動海龜復育的人。這群人當初為了海洋大學程一駿教授的海龜研究而在每年夏季時到望安長期駐守,就在這樣年復一年的駐紮過程中,發展出他們對於望安、對於海龜復育能有不同往常作法的想像,也因此有了龜仔寮的成立。這篇文章也是本年度「離島圓夢曲」專欄的最終篇,期待2012年有更多來自離島的聲音與各位分享。
2006年春,龜仔寮在望安落戶,正式成為海龜的鄰居,準備迎接每年夏天來自各地想認識海龜的訪客們。
娓娓道來,一切的開端…
海洋大學海生所程一駿教授長期在望安、蘭嶼等地進行海龜研究,希望藉由試驗性的生態教育營方式將研究成果分享給一般大眾,讓民眾有機會前來認識海龜這種古老而神秘的生物,因此在2000-2004年暑假期間舉辦了望安海龜營隊,很幸運地,我在那時有機會參與了規劃討論與執行。
2005年研究所畢業後,在程老師的鼓勵與支持下,我與志同道合的夥伴們成立工作室,希望更有計畫及效率地推動海龜生態教育營隊,最初的設想是希望與當地民宿及遊覽業者合作,一起推動望安的生態旅遊、生態教育,間接增加當地島民額外的經濟效益。
然而礙於諸多主客觀的劣勢,難以說服島民們一起來合作,但我們認為對的事情就應堅持且立即執行,所以那年暑假就開辦了首梯海龜生態教育營隊。報名參加營隊的人數只有預期的一半,雖然信心遭受打擊,但許多正反面的回饋更成為我們繼續做下去的動力,例如:營隊公告宣傳時間太晚致訪客們不及安排行程等,其中不乏希望來年我們能繼續舉辦營隊及增加梯次等呼聲。經過一連串工作室內部檢討後,我們分享各自的想法與理念,並且達成共識—堅持將我們認為可行的成功模式走出來,也因此誕生「海龜印符有限公司」,並且期許將來有能力將盈餘回饋基礎研究的進行。
龜仔寮的誕生
2006年初,我們評估需要一處能夠提供住宿與自主教學的空間,儘管與原先的規劃不同,但也是一個不得不的方向,因為這決定了每梯次招生人數的多寡,而這也是一項能否獲利的指標。這個決定對我們來說具有相當的風險,但又不失為一個積極的作法,透過朋友介紹,我們租下前鄉長的房子,投入公司當時一百萬以上的資本額成立海龜印符學苑,暱稱為「龜仔寮」,終於,我們正式落腳望安成為海龜的鄰居!這項投資讓我們邁入了不同的經營階段,不僅要照顧營隊活動,還要兼顧學苑的經營與管理。
我們的堅持…
對於一群沒有經營管理背景的我們而言,學苑的經營從一開始就是一項大難題!然而我們依舊在學苑經營與營隊活動中為自己訂下了一些規則,或說是我們的堅持。
首先,是達到垃圾減量。從第一年起就不主動提供一次性用品,營隊中也持續教育民眾,一次性用品除了製造垃圾,更有許多不良商品會危害身體健康。施行的結果是,幾乎所有的訪客們不會在學苑內與營隊中使用一次性用品。此外,我們提供合適的衛生紙,要求訪客們將衛生紙投入馬桶中沖入化糞池,雖然此舉適切與否尚有爭議,但在學苑中是適宜施行的。因為在望安,觀光季節幾乎只有半年,化糞池中的細菌有時間慢慢分解所有的有機物。為了瞭解是否造成化糞池的負擔,在第三年暑假開始前,我們還曾試著查看需否抽水肥,結果化糞池中沉積物極少,幾乎都是水,到了今年(第五年)也不曾發生化糞池空間不足。今年(2011)鑑於小島的垃圾處理不便及不妥適,我們更鼓勵訪客們將自己帶來的垃圾減容並帶回台灣處理,同時我們盡可能將經手的回收資源帶到馬公交由相關單位協助處理,希望達到營隊中「零」垃圾留在望安。
其次,為了對當地居民、自然環境與野生生物避免造成干擾,活動中我們都盡量保持低調,如:盡量選在傍晚時段探訪花宅古厝,避免影響居民安寧,也能增加訪客們與居民互動的機會;認識沙灘、拜訪石滬、體驗浮潛時,宣導不帶任何東西,並留心腳步與手以免無心地傷害周邊小生物;夜間探訪海龜時,避免所有光線與反光干擾海龜產卵行為。
最後是,要求一定遵守當地法規。在望安,海龜很幸運有保護區規範保護產卵安全,因此,要進入保護區有一定的規範與程序。我們在活動前必定遵照主管單位的作業程序進行申請,務使營隊活動完全合乎規範。但是在報名前,我們也告知報名者,我們無法也不承諾一定看得到海龜,藉此讓他們理解自然界生物的不可預期。
我們的堅持或許僅是生態旅遊或教育中的基本概念,希望透過我們的分享,拋磚引玉,並期許大家享受旅遊的同時,能減少環境的負荷,因為沒有了環境,再多的人為建設與努力宣傳將是枉然。歡迎大家有機會來望安龜仔寮,入住我們的「龜」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