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查藍(macharn)之旭 | 環境資訊中心
自然人文

馬查藍(macharn)之旭

2011年12月11日
作者:屋米

「這裡是邊陲,相對的資源也不容易進入。」落山風解說工作室的顏士傑大哥感嘆的說著,他也是旭海社區發展協會產業小組環境解說的講師,接著又繼續說:「但是,還好因為阿朗壹古道的關係,讓大家注意到旭海,也開始有了外界資源的挹注。」這個”還好”使得屏東縣府開始實際投注資源進入旭海,並著手進行社區營造的工作、有輔導團隊的進駐,也讓很多人注意到台灣還有一個這麼美麗的地方-阿朗壹古道。

有別於多數社區營造的模式,旭海並不是社區凝聚共識後才寫計畫找資源,而是已經有既定的計畫,邊做邊凝聚社區共識、邊做邊培力社區能量。輔導團隊藍色東港溪的專案經理杏珍老師說:「我們陪伴社區自己”慢慢”做,這樣才比較”快”!」很有哲理的一句話,著實反映社區營造培力的關鍵。參與過社區營造工作的朋友大都了解一個狀況,很多輔導團隊為了求快樣樣自己來,社區只在旁觀摩沒有實作,這樣的社區營造確實可以在短期內看到一些成果,但是一旦輔導團隊離開,社區組織也隨之崩解。

今年七月,輔導團隊千里步道以及藍色東港溪開始在旭海駐點,由於台26道路開通的爭議,讓社區營造過程面臨許多棘手的問題,包括社區協會產業小組成員退出、對外界的不信任、社區居民不諒解,這些問題至今仍然還在處理中。九月份開始到現在,輔導團隊與旭海社區發展協會產業小組總共辦理了兩梯阿朗壹古道淨灘,以及三梯手作步道的工作假期。工作假期的活動內容除了該有的工作勞動之外,也陸續加入與社區互動的體驗活動,包括耆老月桃編織、ㄨㄨ木傳統美食 DIY、菜園採菜等。擔任阿朗壹古道解說員的招枝阿姨說:「每次跟這些年輕朋友互動,我就覺得好開心,自己也年輕了!」旭海總共約十幾名通過屏東縣府培訓認證的阿朗壹古道解說員,約一半是退休的叔叔阿姨,除了要常常撐著眼皮跟產業小組開會到十一二點之外,白天還要帶領遊客導覽阿朗壹古道,但是他們越做越有活力,帶著助聽器的建一阿伯興致來時,還會高歌一曲。原本退出的居民看到「工作假期」的成果,也逐漸的改變了排拒的態度轉為較為中立的觀望。

笑著說被老公騙到旭海的月清是旭海社區發展協會產業小組辦理工作假期的對外窗口,產業小組的行政工作大都由她與玉相包辦,玉相也是旭海的媳婦。兩位從外地嫁到旭海的年輕姑娘擔任旭海社區發展協會產業小組組長與副組長的重任,一方面要遊說居民參與社區營造的工作,另一方面又要讓工作假期順利辦理,嘴上說這些工作真不是人做的,但是又甘之如飴的與組員馬拉松似的長時間開會,還要挑燈夜戰繁雜的行政工作。問月清會不會害怕如果明年度縣府的資源不再挹注,社區該怎麼走下去?月清說:「會啊!而且,我還有好多想做的,例如:部落廚房,但是要有社區的共識跟同意。所以,我希望工作假期能夠繼續辦下去…….。」

「工作假期」是旭海社區營造對內及對外的交流介質,對內是社區居民彼此的互動,對外則是參與工作假期夥伴的觀點交流。旭海藉由「工作假期」進行社區營造的 工作,得以邀請更多的居民加入、進而健全社區組織、發展經濟、確保社區福利及安全,往永續發展的目標邁進。 參與工作假期夥伴的加入,則讓社區與外界的觀點得以交流互動,讓社區居民了解外面人的觀點,而參與工作假期的夥伴也能體認社區的困境。杏珍老師說:「陪 伴”慢慢做”可以扎實做好社區的培力工作,更快達到社區自主發展的目的。而多元團隊的進駐,以及工作假期參與夥伴多元觀點的注入,是社區營造的關鍵。」

喊很久還震天響的社區營造,終於在南台灣的原住民社區看到一點曙光,希望社區能量尚未長大前外界挹注的資源不要斷炊,未來可以看到社區營造的太陽在馬查藍(macharn)高高升起。

圖:旭海港口旁的沒口溪。招枝阿姨正帶領工作假期的夥伴認識旭海社區的環境。

圖:耆老編織捕魚簍。旭海屬於山地鄉鎮的牡丹鄉,但文化與其他排灣族聚落不同,尤其以漁撈文化最能顯示其差異。

圖:穿著阿美族傳統服飾的女生vuvu編織月桃蓆。屏東主要為排灣族為主,只有旭海有少部分的阿美族。

圖:工作告一段落合照一張。右手邊較為平整的路徑,就是剛修整好的步道。

※馬查藍(macharn)為旭海舊地名,也有smacharn這樣的稱呼,s的音是語助詞。
※想要參與工作假期的朋友,請隨時留意千里步道籌畫中心的資訊。
※想認識旭海的捧油,請加入旭海FaceBook

※ 本文轉載自《部落客報到

※ 本文亦刊登於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