瞧我蓋世絕倫的「軟體神功」! | 環境資訊中心

瞧我蓋世絕倫的「軟體神功」!

2005年09月27日
作者:謝伯娟

許多人都有吃「燒酒螺」(這不是蝸牛喔!)的經驗,吃的時候要將殼內的肉拉出來,起初還算好拉,但是越拉到裡面,肉越容易扯斷,而且殼越長,肉越容易拉斷。這是因為螺旋形的殼,可以提供較多的固定點給軟體,使軟體能夠穩固地固定在殼內。就像栓螺絲一樣,順著螺紋栓進去的螺絲,不易被外力拉出,而且螺絲越長,固定力越大。但是蝸牛的軟體為了塞進一圈接一圈的螺旋殼內,身體產生許多變化與犧牲,並同時發生了體制上的「扭轉」(註:「扭轉」是蝸牛也是所有腹足綱軟體動物最重要的特徵與機制,是為了將身體扭轉至螺旋的殼內)。

長形殼開口小 (臺灣光澤煙管蝸牛) 圓形殼開口大(阿里山蝸牛)

在體制上,蝸牛像人一樣是屬於左右對稱的動物,這從蝸牛伸出殼外的軟體可以發現。但是順著一個方向螺旋的殼,並不是對稱的構造,並且殼的內徑為圓形,就像我們小時候跑的操場一樣,內圈永遠比外圈短,而在殼內的內臟團因為需要螺旋在殼內,所以原本對稱的器官,一邊在受到擠壓後慢慢演化而消失了。加上螺旋的殼讓開口越來越小,而蝸牛軟體出入都只能利用殼口,所以原本一根腸子通到底的消化道,必須在殼內繞完一圈後再原途繞出,形成了「?」形。這有點像我們常在電視上看見的軟骨神童,為了塞進窄小的箱子,身體儘可能對折,最後在箱子口同時看見神童的頭和腳。只是蝸牛所要塞進的「箱子」呈螺旋型,更為困難,讓蝸牛的許多開孔如口、生殖孔、呼吸孔與肛門,都得在同一個殼口進出。

蝸牛的軟體為了塞進螺旋殼內,原本一根腸子通到底的消化道形成了「?」型以「?」的形式,不管蝸牛內臟如何在殼內盤繞,蝸牛軟體伸出後,各個開孔還是在原來的地方,如口在前方,肛門在後方,仍然在同一水平上。

但是古早住在海裡的蝸牛祖先們,因為發展出來的殼擋住了水流,使位在後方的鰓無法有效地進行氣體交換,所以又再慢慢演化,將原本位於後方的鰓與其他器官,扭轉到身體的前端。如原本位於後端的外套腔,扭轉後變成在前端頭部的後上方,其他如心臟與神經節位置也有所不同,變成扭轉了180°的「α」形(口與肛門在同一邊),這就是為什麼「外套膜腔」的位置是在殼內靠近頭部的方向而非後方;而開孔於外套膜腔的肛門,也是在靠近頭部的方向,而非足部後方。

但是在陸地上生活的蝸牛,不需要考慮水流方向,無須將肺移往前方,因此有些種類演化出反扭轉機制,使身體未達180°的旋轉。而有些蝸牛沒有殼,例如常見的蛞蝓,但是這些蝸牛的身體仍有「扭轉」的特徵,像是呼吸孔、生殖孔與肛門都在體側。

蝸牛家族小檔案:青鼈甲蝸牛Petalochlamys vesta (Pfeiffer, 1865)

青鼈甲蝸牛

青鼈甲蝸牛在「鼈甲蝸牛」家族裡,是一群外套膜十分發達的蝸牛,常常從殼口延伸至殼外,像是由殼口拉出而外翻的薄膜般,有時還會包覆住整個殼表。

殼在外套膜的滋潤與保護下,表面常是光滑明亮;加上不須負起保護軟體的責任,殼質也較一般蝸牛薄,常可看見殼內軟體的斑紋。這類蝸牛的腹足總是較為寬闊扁平,尾端的腹足上也常具有排列整齊的疣突。

這些外套膜外露的蝸牛,由於裸露軟體過多,所以需要棲息在比較潮溼的環境,像是潮溼森林底層,而牠們也較常在夜晚露水匯集的時間出現。

標本照正面  標本照頂面 標本照底面

•殼的細部形態



殼形:細長紡錘形

螺旋方向:右旋

殼長:約9-10.5mm

殼寬:約3-3.2mm

螺層數:約8層

殼口形態:卵圓形。殼唇緣不連續,薄而簡單,軸唇略微外翻

殼臍:封閉,呈裂狀

本文節選自遠流出版之《蝸牛不思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