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台灣回顧:塑化劑風暴 食品安全亮紅燈 | 環境資訊中心
回顧與前瞻

2011台灣回顧:塑化劑風暴 食品安全亮紅燈

2012年01月11日
整理報導:莫聞

2011年5月爆發的塑化劑事件,起源於部分食品上游原料供應商使用的食品添加物「起雲劑」,使用廉價的塑化劑取代棕櫚油,影響不只飲料商品,還擴及糕點、麵包與藥品。政府單位驗出並銷毀的含塑化劑食品達三千多公噸,多家台灣知名品牌商均無倖免。驗出的塑化劑包括DEPH(鄰苯二甲酸二辛酯)、DIBP(鄰苯二甲酸二異丁酯)、DINP(鄰苯二甲酸二異壬酯)、DBP(鄰苯二甲酸二丁酯)、DIDP(鄰苯二甲酸二異癸酯)、DNOP(鄰苯二甲酸二正辛酯)等,這些物質會干擾人體正常的荷爾蒙運作,影響人的生殖系統、泌尿器官與其他內臟受損,其中DEHP更是和DDT同等級的2B等級毒物。

雖然事發後政府單位全力查緝違規食品,全面要求食品業者自我檢驗否則不得販售,也對失格的原料商起訴、判刑;但此事令人震驚之處在於,原來台灣消費者30年來一直把塑化劑吃下肚而主管單位毫無所知,除了少數業者,理應嚴格為消費者健康把關的食品大廠自我檢驗機制也失靈。而毒物專家更警告,如果飲食習慣不改變,還是用塑料容器盛裝熱食、太油或酸性飲料,或者只重視外觀(還有多少果汁成分是用人工調製出來的?),還是很容易把塑化劑吃下肚而不自知。

雖然衛生署提出「五少五多」減塑撇步,但正本清源之道,消費者仍應為自己的吃負責,多瞭解餐桌上的食物是怎麼來的之後,自會選擇安全、乾淨的食物來源。另外,此事也顯示現代社會化學品浮濫的危機,已有民間團體建議增設「化學安全管理署」,加強化學物質的風險管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