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豬便便變,變出再生好能源 | 環境資訊中心
綠色電報

小豬便便變,變出再生好能源

2012年01月13日
作者:曾貞寧、方志豪

在北卡羅萊那州的Loyd Ray農場,飼養了近9,000隻的豬隻,每周製造約40萬加侖的排泄物,這些排泄物因為含氮量過高,是無法當作肥料的。在過去,農場主人都將這些排泄物倒入潟湖來處理掉,但這些排泄物會釋放出甲烷、氨、病原體等,還有令人難受的惡臭。

杜克大學的「new Carbon Offsets Initiative」為這個情形帶來了解決的生機,他們創新的「waste-to-fuel (廢棄物轉化能源)」系統,使這154畝的農場取得了供應半個農場使用的電力,同時也解決了排泄物對環境造成的問題,更因為處理掉大部分的排泄物,使豬隻更健康,而處理過後所取得的灌溉水與養分,更可以拿來種植玉米、麥、豆類等。

我們來分段看看小豬們是怎麼參與了這整個發電與廢棄物再利用:

首先,豬隻的排泄物要被送往一個被塑膠覆蓋的厭氧消化池裡,其中有細菌消化著這些排泄物。

細菌消化後,釋放出甲烷,接著將甲烷燃燒,以提供微型燃氣輪機65千瓦特的電力,這台機器就可以產出更多電力使整個廢棄物處理系統運作,並提供農場一般運作所需的電力。

排泄物在厭氧消化器處理後,其液體的部分會進入曝氣池,將氨氣和其他汙染物做一些處置,最後產出的水可以沖洗飼養棚,剩餘的水還可以儲存起來,之後提供灌溉使用。

這就是「waste-to-fuel (廢棄物轉化能源)」系統的全面性運作:

一般來說,甲烷的溫室效應約是二氧化碳的21倍,所以這個系統產生的不只是可再生能源,還具有抵銷溫室氣體的大功勞!真的是兼顧了「資源再利用」與愛護環境的巧思!

這對於飼養牲畜的場所來說是個非常有趣、省錢又方便的方法,也將環境保護納入考量,但我們還是要正視現在的「畜牧」是不是過量了?我們不一定要是「素食救地球」的一員,但我們對於肉量過度的需求值得去思索一番,除了因此製造了很多不人道的飼養、環境汙染,許多求「快速」的飼養方法,讓肉類不再乾淨、不再安全,為了自身的健康和環境著想,或許開始調整對於肉類的需求量可以帶來一個改變的開始。

推薦連結:

杜克大學永續資訊網碳抵銷創新專案

杜克大學永續新聞網

※ 若您喜歡Green Inside文章,快來加入FB Green Inside 粉絲團喔!

※ 本文轉載自http://www.greeninside.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