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萬「候鳥人群」讓海南不堪重負資源緊生隱患 | 環境資訊中心
中國新聞

45萬「候鳥人群」讓海南不堪重負資源緊生隱患

2012年02月29日
摘錄自2012年2月28日新華社海口報導
本單元由編輯部摘錄每日重要新聞,讓讀者能快速掌握過去24小時內,台灣及世界各地發生的環境大小事,並作為環境事件的歷史紀錄。

近年冬季,溫暖如春的海南島吸引約45萬人集中湧入,形成獨特的「候鳥人群」現象。時下,北方天氣逐漸轉暖,大批「候鳥人群」開始離開海南,回到北方。

「候鳥人群」的大量集中湧入給海南帶來較大輸入性壓力,房屋空置率高、公共服務缺乏、社會群體管理無序等現像日益顯現。

由各地「遷徙」海南休閒、度假、養老的「候鳥人群」約45萬人,絕大多數來自北方城市,以離退休人員居多,大多選擇在三亞居住生活。據調查,三亞商品房空置率達到80%以上,大東海和海坡片區的空置率甚至達到90%左右。「候鳥群體」成為空置率高的主要推手。

「入住率不高在三亞、瓊海、五指山等地區非常常見,許多新建小區無物業管理,停水停電的情況時有發生,住戶遭遇偷盜甚至搶劫的事不斷。」海南省政協委員、海南大學中國現代經濟理論研究所所長王毅武說,「很多開發商在拿地的時候,就把目標客戶定位為外地高端購房者。本地人買不起,外地人買了不常住,海南住宅高空置率就成為一種必然。」

「候鳥人群」的急劇增多,對城市公共設施造成明顯壓力。家住三亞鳳凰水城的市民王珂抱怨說,每到冬天,公交車、醫院、商場甚至菜市場經常人滿為患,正常的生活秩序受到很大影響。「物價飛漲的春節黃金周更是本地居民的噩夢。」

據調查,近年來陸續進入三亞休假、養老的「候鳥人群」約25萬人,與城市原住市民的比例接近1:1.5。「候鳥人群」因語言、文化、傳統習慣和生活需求不同,很難和當地居民相互融入。參加「候鳥人群」問題調研的海南省政協研究室主任吉冬梅說,一些「候鳥人群」經濟條件好,加之有限的居住時間,大多不願意主動融入本地人的生活圈。

業內人士認為,「候鳥人群」大量集中湧入帶來的輸入性壓力,歸根到底是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發展嚴重滯後的結果。近年來,赴海南過冬的「候鳥人群」快速增長,但海南各地在公共設施和公共服務等方面的投入卻沒有相應增長,由此帶來許多社會問題和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