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瘋櫻花-日本花、境、心的櫻花田園經濟學 | 環境資訊中心
公共論壇

武陵瘋櫻花-日本花、境、心的櫻花田園經濟學

2012年03月02日
作者:munch

櫻花田園經濟學021

武陵櫻花季開催!

第一次到武陵看見3萬株「粉紅佳人」櫻花綻放的盛景,也感受到塞車3公里,入園等候1小時的台灣賞櫻熱。

武陵種櫻花,很大原因是早期果樹、菜園,農藥、肥料污染河流,在十年前開始轉型觀光,改種不需施肥灑藥的楓樹、櫻花,也算符合自然環保的善念。但是櫻花熱潮引發的車潮、人潮,連帶的人造垃圾、汽車排氣,也是必須思考的新污染。

瘋櫻花,不是壞事,但是如何從熱潮變雅興,學學日本的櫻花哲思,開創一個美麗的田園經濟,就是一門值得思考的學問。

在日本,賞櫻歷史可推到16世紀,在皇室春日賞櫻、秋日賞菊下,賞櫻風行到戰國大名、武士等貴族階級,織田信長吟詠的「敦盛」,「詠嘆京都櫻花,於繁華之前,墜於無常之風」,更是將櫻落的人生如幻,道盡武士的悲壯。

賞櫻蔚成風潮,數百年的文化,讓日本賞櫻,帶有文化深意。

日本愛櫻花,為了花形、花期,數百年來在櫻花品種上,不斷改良,造就日本由南向北綻放,品種繽紛多樣,長達四個多月的櫻花季。

日本櫻花,原生品種有山櫻、大山櫻、霞櫻、豆櫻、江戶彼岸櫻、丁字櫻、深山櫻、峰櫻等近十種,經過自然交配後育出90餘種櫻花,常見的染井吉野櫻,都是育種所培育的新種,一旦加上園藝家自行育種,日本櫻花品種高達300餘種,在世界登錄800多種櫻花品種中,日本就有超過1/3的櫻花品種。

日本培育櫻花新種,如同台灣培育蘭花,不只作為日本外銷植物,更成為櫻花外交的利器,1912年日本贈送美國6000株櫻花樹,現今綻放在華盛頓和紐約。在台灣,也透過日本育櫻會,不斷贈送櫻花給台灣種植,2008年贈送河津櫻給高雄。

花種繁多,不是日本櫻花的唯一特色,更特別是從櫻花造就的地域改造。

「櫻花名所」是一個美妙的觀念,不只談櫻花,也談種植櫻花的空間。早期櫻花種在皇室、貴族的御所、花園,在開放平民參觀後,成為具有歷史意味的賞櫻聖地。更重要是,在皇室、貴族之外,一些平民居住的城下町,也開始沿著河岸種櫻花,形成現今許多地方,河岸、公園等公共區域,櫻花盛開的繁景,其中不乏許多數百年樹齡的「千年櫻」。

就像好花要配名器一般,從櫻花考慮到空間的改造,日本看櫻花,絕非只是看花,而是賞境,一種櫻花與空間共構的氣氛。於是,從種櫻花推展到地域振興(社區營造),許多日本老町併為了找尋生機,社區有櫻花樹林,就開始保護老樹,改善賞櫻空間,沒有櫻花林的社區,也找出空間種植櫻花,個個都想要躋身櫻花名所之列。

櫻花不再是花賞,透過許多櫻花小徑散步策的規劃,讓櫻花連結到社區周遭,照顧美麗櫻花,也會種下四季花木,守護自然家園,形成日本的田園經濟學,或是優質的生活空間。日本賞櫻,已成國際觀光熱潮,但是限定人車分離,營造賞花空間,限定賞花區域,避免干擾居民,以及一些櫻花名所採取預約入園的總量管制,都是維繫賞櫻制序的作為。

有花、有空間,造就日本櫻花勝境,更重要是櫻花在日本文化中,成為相當重要的元素,從繪畫、文學、音樂,都有歌頌描繪櫻花悲美的作品。

春櫻盛開之時,也是日本許多祭典舉辦的時刻,讓春櫻少些悲壯,多點歡愉。傳統的「花見」一期一會,更是將櫻花樹下圍坐賞櫻的雅致,成為親人、朋友相見的時光,看花不只是花種、空間,更深入到文化的精髓與情感的交流。

從花到境再到心,櫻花深入日本社會,不只眼中,更在心裡。

回到台灣,台灣不是無櫻之國,台灣本土原種櫻花其實也有近十種,但是歷史上一路顛沛,不像千年日本有皇室、貴族,閒情雅致愛櫻花,甚至造成民間風潮,不斷在品系上育成新種。其實這也是台灣另一頁的農業辛酸史,台灣植物有太多原種,但是因為歷史背景或技術問題,長期以來自己不知運用,反而讓國外取走或搶先育出新種。

更慘是,台灣原種櫻花,原本也是散佈生長在山林,形成春日青山裡的一抹胭紅,但是長期以來墾山種植,許多櫻花林都成果樹區或檜木林,只剩一些地區,還留存有數百年的原種櫻花老樹。

現今,日本賞櫻熱潮,影響台灣,造就各地種植櫻花的風氣。但是,種櫻花絕不是單只種樹,而是必須從花、境、心的角度,去開創一個保種、造境、養性的櫻花文化。

武陵瘋櫻花,不是壞事,交通堵塞的問題,可以在櫻花季,只准訂房遊客開車進入,一般遊客在台七縣沿線設置停車場,透過大眾交通運輸載運遊客進入賞花,並且進行山下預告的總量管制,避免道路壅塞。更重要是,不必櫻花區停滿車輛,或是人車共擠櫻花道,或是停車到草坪,破壞賞花的意境。

在許多社區開始種植櫻花,但是不應該是政府找公路旁,把櫻花當成行道樹種植,而是應該有社區發動,找出適當的地點,營造櫻花與空間的美感,其中包含著是種樹守護,以及社區空間改造的思考,而不是跟著流行種櫻花,砍掉原有樹木種櫻花,一旦不流行又砍掉櫻花樹趕新風潮。

台灣開始跟進日本櫻花熱,許多歷史條件不同,不必一昧抄襲,但至少從美麗花種,關心到櫻花周遭的環境空間,甚至在接近自然的走春心境下,透過賞花來學習愛護自然的心意。

塞車,不是櫻花熱的唯一問題,而是在空間與心態上,台灣是否已準備成為一個美花、名境、善念的賞櫻之國。

請看,台灣櫻花之美!也請思考,櫻花背後的田園深意。


【武陵農場】


【天元寺】


【鎮西堡】


【觀霧】


【陽明山】


【司馬庫斯】


【桶後溪】

本文轉載自漂浪。島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