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社輕便車站再造 重現日治時期歷史痕跡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外社輕便車站再造 重現日治時期歷史痕跡

2012年03月06日
摘錄自2012年3月5日自由時報桃園報導
本單元由編輯部摘錄每日重要新聞,讓讀者能快速掌握過去24小時內,台灣及世界各地發生的環境大小事,並作為環境事件的歷史紀錄。

早在西元1911年,蘆竹鄉外社村是輕便車車站的終點站,後來因客運興起,1957年時南崁至外社段遭拆除,車站也廢除、看不到蹤跡。外社社區發展協會為了重現這段鄉村歷史,去年底重新打造「外社輕便車車站」,成為鄉土教學的新景點。

翻開桃園汽車客運的發展史,可追溯至一世紀以前,當時的台灣總督府出借官方鐵軌條,由「桃崁輕便鐵道株式會社」(桃園客運公司前身)興建這條「輕便車鐵道」,負責運送外社在地的農作穀物與桃園、林口、台北新莊等外地接駁、交易,在當時是相當重要的交通設施。

為重現這一世紀前的歷史痕跡,「外社農村再生課程學員」爭取在原址重建簡易輕便車車站,獲得農委會水土保持局補助20萬元,在外社社區活動中心前重建「輕便車車站及鐵道」;藉由這段曾經走過的風華與滄桑,希望能再度燃起外社的農村再生動力。

重建後的輕便車車站,乍看之下似乎是自行車驛站,進入站區才能發現是有鐵軌設置的簡易車站,讓人見識到先民的簡易鐵道運輸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