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政府宣布有條件開放瘦肉精美牛進口,台灣的豬農於3月8日動員近萬名養豬戶來到台北發動遊行,蛋洗農委會,最後協商的結果,其中一條乃農委會承諾對養豬戶辦理「二次離牧」,這無疑是在自斷台灣畜牧業的根基,可是,豬農的抗爭為何不是爭取更好的產業環境?而是斷根呢?在全球面臨糧荒的今日,我們還要這種讓農業休耕,讓畜牧業離牧的農委會做什麼呢?
如果不是面臨到險峻的環境,豬農怎會要求離牧?其中之關鍵,乃飼料價格不斷上漲,但肉品受到進口市場影響,無法對應漲價,所以才會有豬農說:「養愈好,賠愈多。」
台灣畜牧產業所使用的飼料以玉米和黃豆為主,在政府取消雜糧保價收購計畫之後,飼料的供給幾乎都仰賴進口,其中超過半數是從美國進口基改玉米、黃豆,因此飼料價格受到國際穀物價格及全球穀物供需的影響很大。另外,國際原油價格飆漲也會影響國際海運費,這也是近年飼料價格不斷上漲的原因。簡單講,台灣的畜牧業早就操之在美國手裡。
1998年,在台灣加入WTO前,為因應進口肉品的價格競爭,農委會就曾針對國內畜牧業者辦理過一次「離牧」,這次豬農遊行之後,農委會承諾再辦一次,這不就遂了美國控制台灣食物的大計!接下來是不是要求基因改造種子的輸入呢?如果馬政府一而再的配合美國讓步,讓一個接著一個控制台灣食物及產業的陰謀一一得逞,將斷送台灣全體人民的健康及農牧產業,這個代價,豈止是「喪權辱國」之罪名可以承擔得起。
美國對台灣可是極盡的軟土深掘,得寸進尺,不是一兩天的事,近日被討論的維基解密有一篇發自美國在台協會,建立於2010年1月20日的文件中,有一段內容清楚明白的點到:「提出農業議題的優先順位,像是殘留物最高限度、豬肉、稻米,以及先前雙方協議未涵蓋的其它美牛進口議題(例如和狂牛症有關的動物飼料製品懸議)。CCA同時會促進生物科技、食物安全和農業研究的合作。」
這個內容顯示,開放含瘦肉精的美牛進口台灣只是一個幌子,主要是針對美豬,因為豬肉才是台灣人的食用大宗,更況且在WTO的架構下,沒道理開放美牛卻不開放美豬。
可想而知,接下來的另一場大戰是基改種子。如果政府一再棄守,斷送的是台灣人的前途,全國民眾還應該再問一句:你們到底在合謀什麼?